993 靈感空間(第2/2頁)
章節報錯
說來有趣,在連續奉獻多部爆款賺得盆滿缽盈之後,藍鯨影業儼然已經成為蘭川電影公司第二梯隊的領頭羊,按道理來說,他們應該搬家,前往一個新潮的全新的寬敞的辦公大樓,整頓一下自己的門面。
就好像大門影業一樣。
然而,藍鯨影業並沒有。
裡裡外外,藍鯨影業看起來依舊是一間小作坊,現金流緊巴巴地挪不出餘地,安於一隅的模樣全然沒有氣勢。
結果呢?
陸潛卻打造出一間藍鯨工作室,業內傳聞,陸潛一直在收集不同專業裝置,試圖建立一個完美工作室,目前為止就已經輕輕鬆鬆砸了三十五億進去,但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用陸潛的原話來說就是,
“一個雛形”。
彼時,藍鯨工作室的成立,在蘭川也引發諸多討論,衛徹也聽說過,人們都在吐槽陸潛,“果然是敗家子”。
衛徹倒是羨慕的,因為他也想擁有一個自己的專業後期工作室,但顯然,這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但現在?
那些曾經調侃陸潛的才勐然發現,小丑居然是自己。
回聲的上線,藍鯨影業的野心,逐漸浮出水面,藍鯨工作室的存在也將扮演更加重要的戰略地位:
想象一下,以藍鯨影業的規劃來看,每年原創作品可能不止二十部、三十部,這些作品租賃後期工作室的費用簡單結算一下就知道,肯定不是一個小數字,但現在,陸潛根據自己的想法成立了藍鯨工作室,事情頓時就不一樣了。
一切,都是有計劃的。
粗粗打量藍鯨工作室,一下就能夠明白,陸潛為什麼沒有選擇市中心,而是選擇郊區的廣闊場地展開。
深藍色和菸灰色作為主色調,卻絲毫不顯得厚重,輕柔而細膩,處處都可以看到原木的色調穿插,宛若走進森林、沉浸海洋一般,在有限的空間裡卻能夠感受到感官的延伸,將五感全部調動起來。
一種純粹的體驗,比起視覺來說,觸覺、聽覺、嗅覺所帶來的空間感構建,更加鮮活。
工作室分為不同區域,剪輯、音效、調色、配樂、藝術指導等等,每個區域都不同,富有自己的色彩。
比如,音效區域,主題就是海洋,除了音效剪輯和音響效果的工作室之外,還有一個玻璃頂的創作空間,不同樂器、不同裝置、不同體驗如同遊樂場一般,帶來不同靈感的刺激,幫助他們完成創作。
比如,藝術指導區域,主題是嘉年華,洶湧斑斕的色彩令人眼花繚亂,從場景到服裝,從時代到區域,不同的探索就好像打翻了調色盤一般,看似混亂,卻又碰撞出難以置信的濃烈和張揚,妙不可言。
工作室,不僅是一個工作的地方,同時也是一個創作的地方。
可以看得出來,陸潛對這個工作室傾注大量心血,僅僅佔地面積,就已經相當於一個小型科技園區了。
難怪!
短短三個月,藍鯨工作室就已經在業內打響名號,除了藍鯨影業自己的作品會在這裡進行後期製作之外,陸陸續續已經有一些電影專案開始預約時間檔期,希望能夠在藍鯨工作室完成相關後期製作。
衛徹,當然也聽說過這些傳聞,但他始終被偏見控制,拒絕正視,一直認為這一切都只是追捧而已。
但現在,真正置身其中,衛徹終於明白江澄海的意思了——
在他們這些老傢伙封閉在自己世界裡的時候,陸潛這個年輕人已經做出太多太多改變,走在了他們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