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錯過歐陽娜漣之後,你為什麼選擇了艾婭呢?”

這次,陸潛沒有迴避,而是侃侃而談。

“就我個人而言,艾婭是這部電影的完美選擇。”

“此次在電影籌備過程中,我們嘗試了一些不同的東西,艾婭和高寺林兩位演員,當然還有宋江潮,他們都展現出了自己的才華,用自己的色彩與角色產生碰撞,最後賦予角色生命力,呈現出獨特面貌。”

“毫無疑問,這是一次特別的創作經歷,能夠和這樣一群演員,這是我的榮幸。”

如此回答,並不意外,甚至有些……死板。

這就是首映式的標準公關回答模版,最後出演電影的演員們就是角色的最完美選擇,至於選角和籌備過程中的美麗意外全部都不再重要,他們需要關注的是當下,而不是緬懷過去。這才是正確開啟方式。

當導演或者製片人面對類似問題的時候,幾乎全部都這樣回答,這已經是標準答案。

但是,陸潛?

令人失望。

在面對媒體的時候,陸潛的回答總是能夠令人眼前一亮,哪怕是寒暄客套的官方話術也能夠展現不同魅力,這也是陸潛能夠贏得廣大網友喜愛的重要原因之一。

結果,就這?

就這???

可是,陸潛真的如此簡單嗎?過去三年裡,和記者們交鋒無數次卻始終不落下風的陸潛,真的只是虛名?

等等——

細想一下,陸潛的回答裡傳遞出了什麼隱藏資訊?

首先,陸潛並沒有正面回應歐陽娜漣的部分,當然,這也符合常理,因為陸潛需要堅定艾婭就是最佳選擇。

但是!

其次,陸潛從頭到尾都沒有提起歐陽娜漣的名字。

難怪隱隱約約總覺得陸潛的話語有些不太對勁,電光火石之間沒有能夠抓住細節,但現在串聯起來了。

在上一個回答裡,陸潛的用詞是“歡迎客人”,而不是歐陽娜漣;立場也是“藍夏電影節”,而不是“星落之城”劇組。

在這一個回答裡,陸潛巧妙地跳過歐陽娜漣這個關鍵詞,完全圍繞著艾婭展開,而且回答內容也值得細品:

陸潛說,此次劇組做出全新嘗試;陸潛說,演員的色彩賦予角色生命力;陸潛說,艾婭是完美的選擇。

所以,這些話語,真的只是客套話嗎?還是說,話中有話,綿裡藏針?

再細細回溯一下,剛剛這短暫的插曲,從陸潛首次聽到歐陽娜漣表現出來的意外,到隨後的無視和迴避……

轟!

整個事情,暗線全部串聯起來,然後就在腦海裡激盪出數不勝數的想法,幾乎就要炸裂——

當然,電光火石之間,並不是所有記者都具備如此靈性和敏銳的,也不是所有記者都能夠解讀陸潛的。

不過,不需要多,有一個兩個,就已經足夠,這就足以讓陸潛破局了。

窸窸窣窣。

大部分記者的注意力顯然被陸潛轉移,後續提問就圍繞著“星落之城”展開,再也沒有人提起歐陽娜漣了。

如果只是如此,也是好的,至少話題焦點已經拉了回來,這也證明陸潛四兩撥千斤的輕盈和靈巧。

但只有這樣,卻是不夠的,因為記者們回頭又會想起來,很有可能在映後新聞釋出會上再次提起。

就在此時,瞌睡送來枕頭,緊接著就又記者再次將話題拉了回來,但這次,話語卻顯得有些意味深長。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