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潛,依舊是那個陸潛,至少在陸潛自己看來是如此。

但嚴格來說,陸潛,又不再是那個陸潛——

一年前的蔚海。

彼時,陸潛攜帶新作“遊客”首次入圍三大電影節,在眾人眼中,這位春風得意的青年才俊毫無疑問在商業電影領域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績,絕對是炙手可熱的人物,但在真正資深行業人士眼中卻依舊是一個局外人。

又或者說,工具人,成熟商業流水線產業無數環節之中的又一個全新工具人,前仆後繼地延續流水線工作。

也許,陸潛有一點才華,創作有一些新意,“解除好友”、“突襲”等作品確實打破常規套路,但這依舊不夠,因為“新鮮感”在行業是難以持久的,新鮮也很快就會成為套路,衍生出一系列流水線產品。

也就是說,陸潛是可以被取代的。

所以,當時,陸潛需要一次隆重登場。

現在,陸潛再次入圍三大電影節的時候,卻是黎世寬苦苦哀求耐心等待的結果,甚至不惜打破規則。

藍鯨影業的崛起和回聲的誕生,這些都是不容忽略的關鍵因素;而除此之外,陸潛在導演位置上展現出來的全新生命力,從“遊客”到“愛人”再到“死侍”,他正在一步一個腳印地以自己的姿態站穩腳跟。

“導演”,這個名字在具備創造力和影響力之後,也就擁有了力量——

電影產業,和其他娛樂產業一樣,歸根結底,其實就是一場資本遊戲,個人的力量在資本面前不值一提。

但有趣的是,電影產業裡存在著少數獨立個體,他們具備在資本面前說話的資格,甚至改變資本的決定,有導演、有演員、有製片人、有經紀人、有公關人、有策展人、有編劇等等等等,因為他們具備足夠的影響力,不僅創造足夠多的價值,同時廣泛的人脈讓他們能夠代表一個群體。

陸潛,現在就具備了這樣的資格。

於是,當陸潛再次登場的時候,就再也不需要多餘的光環。

化繁為簡,輕裝上陣。

然而。

人們卻沒有預料到,如此返璞歸真的簡單裝扮,卻褪去所有繁複華麗的裝飾,展現出陸潛最本來的魅力。

此時,是否還有人記得首次出現在熱搜榜上的陸潛,“時間管理大師”。

在想象中,那時候的陸潛應該狼狽窘迫,宛若喪家之犬般,但事實上,t恤搭配風衣的簡單裝扮卻將陸潛疏朗清雋的氣質輕盈地勾勒出來,沐浴在初春的陽光下,一抹綠色在樹梢尖端綻放,點亮世界。

“啊,怎麼忘記了,原來導演是偶像歌手出身來著。”

導演的形象著實太過深入人心,以至於人們全然忘記了,在璞玉凋琢之前,光芒就已經遮掩不住了。

歡呼。

尖叫。

吶喊。

嘶吼。

但是,用來形容此時此刻心情的真正最佳詞彙,卻是——

驚豔。

從去年的蔚海到今年的藍夏,陸潛再次驚豔電影節的紅地毯,鋪天蓋地的熱浪與轟鳴之中全面沉淪。

全場,轟鳴。

陸潛,有些意外。

聲響與海浪碰撞交織在一起,在耳膜之上激盪起一層層嗡嗡震動,似乎大腦也無法控制地晃動起來。

心臟的跳動也被打亂。

如此場景,著實是陸潛沒有預料到的,彷彿自己就站在世界的中心,不由自主也跟著心神激盪起來。

但陸潛還是控制住了自己,短短三年經歷不同場面磨練出磐石般的意志神經,足夠鎮定也足夠坦然。

“導演!我愛你!”

右側,傳來撕心裂肺地嘶吼,石破天驚,陸潛順著聲音望過去,展露一個笑容,舉手揮舞示意一下。

結果,這個動作卻掀起驚濤駭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