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夏電影節成為話題焦點,這絕對是業內人士們沒有預料到的情況,恐怕就連黎世寬自己也非常意外:

這是怎麼回事兒?

最開始,只是業內人士在熱議,一個兩個議論紛紛,宛若吃瓜群眾般,試圖窺探各大電影節之間的角力。

但慢慢地,訊息就在電影愛好者之間傳播開來——

不管怎麼說,藍夏依舊是三大,同時也是目前全球範圍最值得關注也最具權威的電影節之一。

並且,伴隨著陸潛、馬達、伍衛傑等等名字出現,普羅大眾之間也激起小小漣漪。

雖然不算是大範圍的關注,但這些炙手可熱的名字總是能夠吸引目光的,特別是當流量小生的粉絲們也開始做夢的時候——

傳聞,石磊準備登上藍夏紅地毯。

傳聞,陶染終於迎來翻身之作。

傳聞,這部姍姍來遲的作品是某位大導演和某位流量小生的首次合作,接下來很有可能繼續展開合作。

流量,也就有了些許熱度。

那些流量粉絲們的狂熱漸漸上頭,有的懷抱期待、有的互相詆譭、有的賣弄炫耀,眾生百態也就碰撞出了火花。

自然而然,吃瓜群眾也就慢慢增加起來——

“藍夏電影節再沒落也不是阿貓阿狗都可以去的。”

“最好是主競賽不要又是廣告贊助商金主爸爸買的入場券。”

“結果又是紅地毯熘達一下惹得粉絲集體高潮那就太猴笑了。”

“一個個白日做夢的,挺滑稽的。”

“醒醒!醒醒!那是藍夏電影節,不是貓貓狗狗電影節。”

“自作多情第一名,哈哈,太好笑了。”

“藍夏電影節表示:我沒有招惹你們任何一個人!”

“黎世寬連夜召開新聞釋出會和流量小生們劃清界限,哈哈哈哈。”

冷嘲熱諷熙熙攘攘地鋪陳開來,此時就能夠看得出來,即使藍夏電影節聲勢遠遠不如前,但對於普羅大眾來說,三大電影節的地位依舊無法比擬,僅僅是“藍夏”這一個招牌,份量就已經非比尋常起來。

也正是因為如此,那些流量粉絲們試圖沾光的行為,也就引發了強烈反噬——

熱度,就是這樣起來的。

“懸念”,是這樣一回事:

當人們依舊懷抱新鮮和好奇的時候,未知可以帶來無限期待,解謎的快樂能夠持續不斷地刺激腎上腺素,令人亢奮。

但這是有一個保鮮期的,一旦熱度漸漸退散,遲遲無法揭曉答桉的挫敗和困惑也就會演變成為疲倦、排斥、抗拒,那些無法解開的謎團甚至可能會激發怒火,最終導致逆反效果,產生無法估量的負面影響。

就好像狗血電視劇。

其實,如何灑狗血也是一門學問,節奏控制和情節堆砌,這也是有技巧的,哪怕是灑狗血,也不是隨隨便便什麼人都能夠輕鬆駕馭的。

此時,藍夏電影節候補入圍作品的懸念,就處於新鮮期,不止是電影愛好者們,偶爾路過的吃瓜群眾們也紛紛湊湊熱鬧——

哪怕他們根本就不知道那些導演的名字,也從來沒有看過那些導演的作品,但這依舊不妨礙他們一起圍觀,然後不痛不癢地發表一些意見,彰顯自己的品味和姿態。

社交網路上,藍夏電影節居然不可思議的激起些許漣漪,儘管無法和蔚海相提並論,卻終於有了熱度。

然後,在吃瓜群眾們厭倦和睏乏之前,藍夏電影節終於抓住了時機的尾巴——

又或者是,開幕的日期步步靠近,即使黎世寬想要再繼續等等也已經沒有視窗了,所以,神秘面紗揭開。

譁!

喧鬧,炸裂。

八毫米,依舊是八毫米,深入藍夏電影節的內部,拿到第一手資料,然後他們親自公佈,推翻自己此前的推測,揭曉答桉:

藍夏電影節苦苦等候並且不惜開綠燈耐心等待的主競賽單元最後一部參展作品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