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坐落在龜島上;而藍夏電影節,則坐落在一座叫做南洲的小島上舉辦,而它們距離主島都有一段距離。

事實上,南洲島是一座度假小島,即使不是藍夏電影節,人們也熱衷前來這裡,沒有太多設施和活動,就是單純享受沙灘、大海和陽光,遠離主島的繁華與喧鬧,靜靜地享受一個屬於自己的假期。

一年一度的藍夏電影節,五天前已經正式拉開序幕,短短五天時光,島嶼的日升月落見證了無數喧囂。

此時此刻,南洲島依舊熱鬧非凡。

遼闊的水面上聚集著大片大片的人潮,右側空曠的海面之上至少可以看到七十八十艘小船,有快艇有長尾槳有客船甚至還有划艇,密密麻麻地散落在海面的各個角落,然後在碼頭兩側形成包圍圈。

從右側一路延伸到左側,整個公開水域也就演變成為平靜內海。

不僅如此,左側建築門口的碼頭也可以看到船隻連綿過去,船身貼著船身的密集洶湧,根本看不到盡頭。

當然,這並不稀奇——

準確來說,自藍夏電影節開幕以來,南洲島的碼頭每天都能夠看到如此景象,當地居民早就已經習慣。

每天,主競賽單元的作品舉行首映式,出席紅地毯的嘉賓們都將乘坐電影節官方或者贊助商派遣的船隻,從其他小島前來南洲島,在碼頭登陸,然後再徒步前往電影宮,進入全世界閃光燈的關注範圍。

也就是說,這個碼頭,就是必經之路;更準確一點,紅地毯,從碼頭開始。

每位出席首映式的嘉賓,不管是臺前還是幕後的人員,他們都需要出現在碼頭,徒步行走約莫一百多米,這才能夠進入電影宮。

沒有人能夠例外。

這也是藍夏電影節最為特別的地方,漸漸演變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作為標誌性的畫面登上社交網路。

漸漸地,記者和媒體之外,影迷們也紛紛開始在碼頭聚集,用歡呼用吶喊用閃光燈來展現他們的熱情。

於是,碼頭也成為紅地毯的一部分,並且被賦予不同的意義。

伴隨著時間的推進,事情甚至進一步演變,在船隻抵達碼頭之前,藝人們就會出現在船頭,和記者們和影迷們揮手示意,然後閃光燈與快門就記錄下藝人們揮手示意的畫面,並且記錄全場湧動的盛況——

這些照片,並不見得好看,因為獵獵海風會讓髮型變得額外狼狽。

但這些照片,卻已經演變成為藍夏的特色,哪怕形象不太好看,人們也希望看到碼頭歡迎巨星登場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