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關於城市的電影,這是一部關於夢想的電影……更重要的是,這是一部關於電影的電影。

“電影”,才是此次專案不容忽略的真正核心。

其實,陸潛正在嘗試,一次全新的嘗試,電影的“製作”,從第一次試鏡就開始,虛幻和現實的界線持續被打破被入侵被蠶食,最後虛虛實實、假假真真,第四牆消失,然後,生活成為電影、電影成為生活。

是一次嘗試,一次冒險,同時也是一次野心。

真心實意地,陸潛期待著演員們的“表現”——

當然,陸潛也知道風險性。

高寺林和艾亞就不要說了,哪怕是姜遠青、宋江潮這樣的演員,他們現在處於事業關鍵轉折爬坡的時期,任何一個角色的選擇都不容易,主角應該是第一選擇,即使擔任配角,也毫無疑問是重要角色。

而現在?

陸潛卻要求他們花費一個月的時間彩排,就為了一個“未知的可能”,可能是主角也可能是沒有臺詞的配角?

這和賣柺有什麼區別?

而且,還是光明正大地賣柺,堪稱“畫餅”十級高手,哪怕是陸潛導演,也不應該這樣隨便湖弄演員吧?

所以,陸潛最終竹籃打水的可能性,很大,非常非常大。

然而,陸潛依舊選擇這樣做,並且做好心理準備,眼前的六位演員可能全部拒絕,直接甩臉掐斷合作的可能,然後風聲在業內傳出去,以至於其他演員都拒絕前來試鏡,最後陸潛不得不選擇新人演員。

可是,陸潛在乎嗎?

不。

一點都不。

既然陸潛都已經選擇歌舞型別了,還在乎選用新人演員嗎?

新人演員怎麼了?

其實,新人演員意味著沒有包袱沒有負擔也沒有痕跡,宛若一張白紙,可以重新塗寫,可塑性高。

甚至於,在舞蹈基本功和肢體語言方面,新人演員擁有更多可能,也就是演技調教需要花費一些時間。

也許唯一遺憾的就是,選擇新人演員的話,需要更多彩排時間,今年的藍夏電影節應該就是趕不上了。

但在陸潛看來,能夠趕上是一件好事,錯過的話也未必就是壞事,相對應地,他可以更加從容更加專注更加細緻更加認真地打磨這部作品,暫時將藍夏電影節的影響放在一旁,全心全意地專注電影上。

所以,陸潛做好了多重準備——

正如他剛剛對紀敘所說,他怎麼可能沒有計劃,捲起袖子就匆匆上陣呢?

“以上。”

“我希望你們回去和經紀人好好商量,另外,今天在彩排室裡發生的事情,就留在這裡,這就再好不過了。”

言簡意賅,卻意味深長。

一時之間,也很難分辨,陸潛說的是試鏡內容,還是歐陽娜漣,又或者是二者都有之。

空氣,微微有些安靜。

眾人,各有所思,今天發生的事情,資訊量太大,他們都需要一點點時間好好消化。

然後——

就在此時,有人出列了。

姜遠青。

最近一年時間,崛起勢頭非常好,今年上半年就有三部電影上映,一部驚悚型別、一部傳統恐怖型別、一部史詩傳記型別,涉獵廣泛;而且角色跨度也比較大,主角和配角都有,曝光率和人氣值居高不下。

片約不斷!

當然,也有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