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誰不想看到不可一世的天才栽跟頭呢?

那麼,陸潛本人呢?

置身事外。

完完全全沒有理會,彷彿那些沸沸揚揚的討論和他沒有任何關係,“陸潛”,就是一個符號。

也正是因為暑期檔的發展軌跡偏離預期,熙熙攘攘的視線又重新回到陸潛身上,“蘭川”依舊是焦點。

種種猜測、種種關注、種種訊息,不絕於耳,正如人們所說,哪怕是一場盛大的失敗,陸潛也依舊輕而易舉就能夠吸引所有目光,不管是否喜歡也不管是否承認,這就是陸潛的能量。

三週。

準確來說,應該是整整二十天,“蘭川”,宣告殺青。

業內,一片譁然。

其實,認真想想,並不意外——

陸潛延續自己一貫以來的高效,儘管拍攝時間是二十天,但前期作業就花費了兩個多月,在媒體給予關注之前,甚至還有更長一段時間;而且,陸潛的前置作業並不是簡簡單單的撰寫劇本,還是構建整個影像世界。

一旦前期準備工作結束,真正投入實戰工作後,陸潛對於整個劇組事無鉅細的掌控能力就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

同時,這也是陸潛控制製作成本的最大殺手鐧。

“蘭川”的最終制作成本定格在四億,確立了陸潛個人最昂貴電影的地位,側面也再次彰顯出陸潛的信心;但客觀來說,對於一部全程採用實地拍攝的歌舞電影來說,如此投資並不算誇張,依舊是中小規模。

所以,接下來呢?

業內傳聞,陸潛希望能夠前往藍夏電影節,但後期製作依舊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並不確定是否能夠趕上。

而且,藍夏電影節作為業內三大之一,儘管現在漸漸式微,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權威和地位仍在,並不是陸潛想去就能去的,藍夏也有自己的選片委員會,需要經過他們的同意,才能夠入圍電影節。

傳聞出來之後,立刻就有記者第一時間採訪藍鯨影業和藍夏電影節。

然而,雙方面都沒有給予肯定答覆,模稜兩可地兜圈子、打太極,並且表示他們都不清楚陸潛的後期製作進度,事情也就慢慢走入迷宮。

難道……只是業內捕風捉影的錯誤訊息?

慢慢地,時間一天一天流逝,夏天就已經接近尾聲,藍夏電影節正在一步一步靠近。

此時,藍夏電影節也有條不紊地開啟今年的征程。

主競賽單元的作品,分批次宣佈,一波一波地吸引視線;其他競賽單元以及非競賽展映單元的作品們,也分批次宣佈,在藍夏和塞卡之間的張力漸漸瀰漫開來,兩個電影節之間的競爭正在進入白熱化。

一直到距離電影節即將正式揭幕兩週前,所有人都以為,電影節的主競賽入圍作品已經全部宣佈完畢,其中沒有看到陸潛的名字,這也意味著,“蘭川”應該會錯過今年的藍夏,發行計劃可能需要修改。

但是!

藍夏方面卻傳來一個業內人士的絕密訊息:

主競賽單元,還有候補入圍作品等待官宣。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