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潛,很難拒絕。

畢竟,藍鯨影業和回聲的誕生,就是基於陸潛的這個“弱點”,又或者說,“夢想”。

所以,喻劭不是不相信陸潛的聰明才智,而是更加相信陸潛願意選擇夢想,哪怕需要犧牲一些利益。

那麼,問題在哪裡呢?

對藍鯨影業和回聲來說,他們已經是一個成熟的公司,以夢想為名,卻在夢想之外,承載著更多東西。

對喻劭來說,則是職業生涯的一次豪賭。

用通俗一點扇情一點的話語來說就是,陸潛的選擇,不再是一個人的命運,同時還維繫著三百人五百人的生計。

喻劭,不自覺地吞嚥了一口唾沫,表情微微有些緊繃。

空氣,微凝。

車窗外,似乎可以聽到夜色洶湧的清冷聲響,宛若海水一般輕輕拍打著車廂。

“我答應了。”

陸潛說。

喻劭,下意識地屏住呼吸,一時半會反應不過來,也無法明白這個“答應”到底意味著什麼,就這樣愣住了。

紀敘低垂下眼瞼,思緒快速運轉起來,但很快,他又重新抬起眼睛,看向陸潛,流露出些許困惑:

的確,陸潛依舊相信夢想,並且依舊在朝著夢想狂奔,從藍鯨影業到回聲再到藍鯨工作室全部都是如此。

可是,陸潛並不是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他知道實現夢想的道路上,需要犧牲一些、也需要堅持一些;同時,他也知道拿捏分寸,就好像商業和藝術之間的平衡一樣,始終在尋找夢想與現實的平衡。

所以,陸潛真的那麼衝動那麼熱血嗎?

所以,陸潛真的無法識破黎世寬的謀算嗎?

所以,陸潛真的被黎世寬描繪出來的大餅矇蔽雙眼嗎?

紀敘並不這樣認為。

他們缺席了今晚的面談,由陸潛和黎世寬單獨交談——

也許,在黎世寬看來,他由獵物轉為了獵人,由買方市場轉為了賣方市場,牢牢佔據主動,但真是如此嗎?

陸潛,真的那麼簡單嗎?

紀敘命運未卜先知的能力,但他相信一點,他所認識的那個陸潛,永遠永遠都不要小覷,否則就會吃虧。

那麼,陸潛答應了什麼?

陸潛能夠清晰察覺到車廂內氣氛的微妙變化,沉言書已經忘記了呼吸,他迎向紀敘的眼神,嘴角上揚了起來。

“這是真的,我答應了。”

“我不僅答應了,而且還友好地為黎世寬先生提高了金額。”

“三百萬?”

“顯然黎世寬先生低估了我們的實力和決心,三百萬怎麼可能夠,每年,藍鯨影業將向藍夏電影節資助三千萬,設定藍鯨基金會,協助藍夏電影節的後續發展,第一步,我們先簽約五年,後續再看。”

“黎世寬先生,欣喜若狂,因為太開心,一時半會居然說不出話來,就好像小沉一樣。”

“小沉,呼吸,記得呼吸,人可不能不呼吸,你再不呼吸的話,我就要開始擔心我們四個人的安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