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節的邀請,除了主競賽之外,還有各個不同單元;另外,在競賽單元之外,還有非競賽的展映單元。

最簡單也最直觀的就是,每年都有一部開幕影片,只有小部分之後,這部開幕電影同時也會參與到主競賽裡;其他大部分之後,開幕影片往往都是非競賽單元,甚至可能是商業大片,為市場進行預熱。

所以,藍夏的邀請,可能是主競賽之外的其他單元,可能是非競賽單元,黎世寬根本就不需要擔心作品質量。

另外,如果黎世寬準備彰顯對陸潛的重視,還可以給予這部作品開幕影片的待遇,只需要剔除出競賽單元之外就可以了,到時候,藍夏利用陸潛吸引到人氣和目光,同時又雪中送炭地對陸潛表示支援——

一箭雙凋。

正如喻劭所說,陸潛想當然地認為,三大電影節應該還是以電影為主,懷抱著赤子之心,但這樣的想法,又何嘗不是一種偏見呢?

而且……

“導演,是否能夠趕上今年藍夏電影節,根本就不重要,最最重要的是,黎世寬在你最困難的時候伸出了橄欖枝。”

“哪怕無緣今年的藍夏,但未來還有很多很多次電影節,建立人脈需要趁早同時也需要準確抓住機會。”

喻劭又繼續補充了一點,將整個拼圖全部拼湊完整。

陸潛啞然失笑。

輕輕吐出一口氣,“看來,最近一直在忙碌這個專案,關於夢想關於電影,我也走火入魔了,把所有事情都想簡單了。”

陸潛也沒有遮遮掩掩,坦然承認自己的判斷不夠全面,贊同喻劭的觀點,顯然,這才是符合現實的可能。

緊接著,喻劭稍稍往前挪動了一些位置,話鋒一轉。

“導演,但對我們來說,也不是沒有好處的。”

陸潛沒日沒夜地忙碌全新專案,顯然欠缺休息,大腦運轉速度沒有那麼快,於是他就乾脆放棄了思考,瞪大眼睛看向喻劭,等待下文。

“我不是說這次的專案,而是說回聲。”

陸潛愣了愣,不由就笑了起來,“喻哥,你確定只是我的經紀人嗎?”

難怪申春生和左萬青警惕起來,因為他們擔心的事情,確實正在發生。

本來,這只是陸潛的橄欖枝,但喻劭卻一下就聯想到了回聲。

一來,未來回聲和藍鯨影業製作出品的作品,應該也希望能夠登上電影節舞臺,比起安橋和蔚海來說,藍夏就要顯得與時俱進許多——

當然,也是因為藍夏沒有選擇空間。

二來,修仲鈞剛剛從蔚海回來,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從蔚海的電影市場入手,說服更多找不到發行商的藝術電影選擇回聲作為播放平臺。

但顯然,蔚海的參展作品還是懷抱著“電影院”的希望,這一點,就和蘇長亭、衛徹等人一樣,對於新生事物潛意識地排斥,所以進展不太順利。

現在,藍夏又送上門來,也許,他們可以抓住此次機會打破僵局。

所以,誰是獵人,誰是獵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