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道理,人人都知道,但現實生活裡往往是這樣,人們總是以為自己已經瞭解、自己已經掌握所有情況,一直事到臨頭的時候才能夠真正意識到,理論和實踐、想象和現實之間,始終存在著一道天塹。

伍宇青,就是如此。

以前,依附在麥家安的羽翼底下,見過無數世面、經歷無數專案,從零開始,一步一步地成長起來。

他以為,自己已經準備好了。

然而,現實再次給他好好上了一課——

老師的葬禮,那是第一課。

現實的打磨,那是第二課。

現在,則是第三課。

第三次會議結束之後,伍宇青非常非常頹喪,他一度認為自己不適合這份工作,無法滿足陸潛的要求。

信心全無。

伍宇青想,也許,行業規則是正確的,他需要繼續打磨繼續學習繼續累積;也許,他並沒有自己想象得那麼優秀,老師是正確的,他還是需要一些時間;也許,他不應該太過貪心,腳踏實地也沒有什麼不好。

又或者說,伍宇青沒有想法,他什麼想法都沒有,腦海裡塞滿了雜亂思緒,以至於創作靈感沒有了生存空間。

所以,伍宇青給陸潛打了一通電話,表示自己可能無法勝任,趁著時間還早、機會還多,他希望陸潛能夠另尋高明,他最最不希望的就是成為拖後腿的,然後成為陸潛全新專案裡最薄弱的一個環節。

陸潛的反應,非常有趣。

沒有責備沒有嘉獎更沒有鼓勵,只是澹然地表示,“我知道了”,然後給出了一個建議。

“不如這樣,當初我說了,給你一個月的時間,不行的話就算了。”

“現在距離一個月的時間也就剩下一週,那麼你就再努力看看,我們第四次會議來看看你能夠給我一些什麼,如果不行的話,那就不行,這次合作就作罷,期待著未來能夠再有機會。”

“有始有終,你說如何?”

坦然,真誠,有理有據。

伍宇青沒有反駁。

如果陸潛用麥家安的名字激將,伍宇青反而可能不喜歡,但陸潛公事公辦的態度,卻讓伍宇青內疚起來。

安卓蘋果均可。】

而且,骨子裡的傲氣也被激發起來——

他從來都不是半途而廢的性格。

於是,就有了今天的第四次會議,最後一次機會。

破釜沉舟。

背水一戰。

第四次會議同時也可能是最後一次會議,特別是自己曾經在信心低谷的時候考慮過半途而廢的想法,一切的一切都變得特別起來,伍宇青無法控制地緊張起來,全然沒有當初面對陸潛的自信和從容。

原來,真的如此——

當位置和狀態發生變化的時候,心態也會跟著產生變化,不僅僅是信心,待人接物的方式也會不同。

伍宇青深深地意識到,在配樂師的崗位上、在社會生活的體驗上,在名利場的博弈裡,他還是太稚嫩,顯然還有很多很多東西需要學習,不管這次合作機會是否能夠把握住,這都是非常重要的一課。

也許,這個第三課,恰恰是來自導演的禮物。

呼。

重重地深呼吸一口氣,然後再重重地吐出一口氣,伍宇青好不容易將狂跳不止的心臟強行摁了下去。

沉言書看到了伍宇青的動作,露出一個善意的笑容,兩個人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交換了一個視線。

嘴角,雙雙上揚起來,緊張感稍稍平復些許。

正門,已經近在遲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