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許多成功人士來說,他們不喜歡回憶過去,更加不喜歡分享過去,因為——

過去往往代表著狼狽、窘迫、苦澀、卑微、渺小,宛若塵埃,不值一提。

那是傷疤,那是醜陋,那是需要掩蓋需要遺忘需要抹去的事實。

但高寺林並不這樣認為。

曾經的自己,如此熱忱如此純粹又如此簡單,生活的困苦也無法熄滅內心的那團火焰,夢想的火焰。

這些年,事業順風順水、節節攀升,轉眼就已經贏得無數同齡人夢寐以求的高度,甚至還更進一步。

漸漸地,高寺林也開始產生困惑:那麼,接下來呢?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他應該嘗試挑戰不同形象的角色嗎?亦或者是不同型別風格的作品?作為演員,應該如何繼續突破?

也正是因為如此,高寺林開始嘗試挑戰導演的工作,執導了一部作品,對導演工作感興趣是一方面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他在探索在研究在嘗試,希望能夠摸索出一些不同的東西,打破自己的瓶頸。

他依舊年輕,前方的職業生涯還很漫長,有些目標已經達成,有些則沒有,但生命不應該只有這些。

儘管高寺林不曾說出來,但那些困惑和迷茫始終是存在的,同樣,也是每個人現實生活需要面對的。

所以,當黃襯衫女士要求高寺林講故事的時候,他找不到方向——

在他的生活裡,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的故事值得分享,沒有跌宕起伏、沒有峰迴路轉、也沒有離奇冒險。

於是,他選擇了自己最近正在閱讀的書籍,這就是腦海裡冒出的第一個想法,甚至注意力也無法集中。

不過,當他看到眼前的這一幕,那些記憶就栩栩如生起來,甚至不需要組織,故事就這樣脫口而出了。

與其說是講述故事給試鏡團隊聽,不如說是講述故事給自己聽,高寺林懷念那樣的自己,最重要的是:

懷念那些熱忱那些激情那些毫無保留的日日夜夜。

一個試鏡機會,就能夠讓他付出所有;一次工作機會,就能夠讓他飛蛾撲火;一個毫不起眼的小角色,對他來說就是全世界。

在那些歲月裡,生活清苦、窮困潦倒,每天每夜都在為生計奔波,然後為一個看不到希望也不知道是否存在可能的目標狂奔,但每天每夜都是如此充實又如此鮮活,肆意而張揚地燃燒生命的所有能量。

付出所有。

人們是不是全部都是如此?

一無所有的時候,往往願意傾盡所有;但應有盡有的時候,卻反而吝嗇起來,不再毫無保留地燃燒自己。

是因為恐懼嗎?還是因為貪婪?亦或者是因為麻木?

所以,還有人記得曾經那個自己嗎?憑藉著打雞血的能量就能夠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的自己?

青春呀,夢想呀,生命呀,似乎還沒有來得及好好把握就已經消散。

說著說著,高寺林不僅沒有窘迫沒有狼狽,而且笑容還綻放開來,滿滿的幸福感由內而外地流淌出來。

表情,就這樣鮮活起來,眉飛色舞地,不知不覺地。

“終於!”

“終於輪到我了,我信心滿滿地進入房間,試鏡團隊就只有兩個人,一個是試鏡導演,一個則是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