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許娜就已經率先爆料出來了。

但陸潛並不介意,因為他和紀敘還在討論著,應該如何公佈訊息、如何宣傳,儘可能讓效果最大化。

一方面,他們需要照顧衛徹的心情,儘管這位導演已經點頭合作,但他內心還是有著文人的傲骨,如果被別人一直追著說“招安”,誰也不知道衛徹會不會後悔。

另一方面,他們需要藉助這次機會好好展開宣傳,進一步確定回聲的品牌效應——

衛徹的加盟,恰恰證明,回聲並不是人們所想象的那樣,流媒體的刻板印象應該打破,回聲就是回聲。

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計劃也需要鋪陳,步步為營地徐徐展開。

現在,機會來了!

八毫米的爆料出爐之後,陸潛沒有出面,而是紀敘登場。

在接受採訪的時候,紀敘表示:

照片是真實的。

“陸潛導演,正在和衛徹導演碰面,試圖說服衛徹導演與回聲合作,但現在,合作的具體細節還在探討中。”

“我們都知道,陸潛導演愛電影如生命,衛徹導演也同樣如此,回聲邀請衛徹導演前來合作,和想象中稍稍不同。”

“當然,具體情況,兩位導演的專業討論,就不是我一個門外漢能夠參與的了,但我確定,衛徹導演會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公開,坦誠,並且藉此機會進一步鞏固回聲與眾不同的“電影”專業形象。

緊接著。

衛徹也同樣接受了採訪,他誠懇地表示,自己的確正在和回聲探討合作事宜,陸潛的真誠與專業給他留下深刻印象。

“我認為,我對陸潛、對回聲的偏見,顯然影響了判斷。”

這一句話,就已經足夠,在資深影迷群體之中丟下了一枚石子,深深的影響力就慢慢地擴張蔓延開來。

隨後。

修仲鈞前往蔚海電影節的身影也同樣登上了八毫米,官方給予回應是,修仲鈞前往電影市場商量發行事宜。

人們自然而然就提出一個疑問,藍鯨影業至今沒有在發行市場持續擴張,那麼修仲鈞是為誰購買發行權?

答桉,呼之欲出:

回聲。

一步一個腳印,雖然緩慢,但足夠紮實,回聲正在改變人們對流媒體的刻板印象。

不久後。

回聲正式公佈了官方訊息,衛徹即將和回聲合作,聯手製作一套劇集和一部電影,二者都將上線回聲,目前衛徹已經開始著手劇集的選角工作。

當許娜看到新聞的時候,下巴幾乎就要脫臼:

怎……怎麼回事?

自己明明就是看圖說故事胡謅的,怎麼就說中了呢?

而且,回聲不僅沒有避嫌,還進一步展開宣傳,短短一個月時間內,關於回聲“電影感”的討論熱度持續攀升。

網友們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象:

基於回聲的設定,那麼也意味著,他們對於電影感的堅持從電影院延續到了流媒體,這也是他們最大的特色。

這一切的背後,並沒有藍鯨影業的引導,但永遠不要低估網友們的智慧,熙熙攘攘的討論之中自然就能夠看到真相,而且,真相越辯越明,這種觀點得到越來越多的支援,最後就從無數聲音之中脫穎而出了。

許娜,瞠目結舌——

事情,不應該是這樣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