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潛的想法,並不新奇,在修仲鈞和紀敘看來,靈感應該是源自於大門影業。

以暗色調型別電影為主打,在蘭川開啟局面的大門影業,牢牢抓住市場的逆反心理,在閤家歡電影大行其道的暑期檔另闢蹊徑地開啟一個小小的口子:

《控衛在此》

以青少年冒險電影為核心,一方面與假期氛圍的衝突並不明顯,另一方面又與冰天雪地的森冷氛圍形成互文,進而吸引大量年輕觀眾走進電影院,形成新世代的獨特文化,最終在電影市場站穩腳跟。

大門影業在假期檔的票房吸金能力,在七大電影公司之中高居榜首,甚至壓過了在假期檔苦苦耕耘多年的神奇影業和流光影業。

精準定位,正確營銷,獨特形象,這就是大門影業的成功法寶。

現在,藍鯨影業也準備這樣做。

當然,說起來簡單,專業人士信手拈來,僅僅靠一張嘴的話,人人都是世界五百強的執行長。

真正困難的,還是具體操作,大門影業的成功不見得就能夠複製黏貼。

其實,陸潛的靈感,是來源於自己所處時空的系列電影,“速度與激情”。

“速度與激情”系列,這是非常非常特別的一個電影招牌。

在製作系列電影第一部的時候,主創團隊根本就沒有想要打造成為一個系列,純粹就是希望聚焦地下賽車,拍攝一部B級電影,向觀眾展示地下賽車這種亞文化。

無心插柳柳成蔭。

系列電影第一部意外贏得了不俗的票房,不能算是大爆特爆,卻也小賺一筆,於是電影公司就希望繼續深入。

這才有了第二部和第三部。

但當時,主創團隊始終沒有能夠找準定位,因為電影公司也沒有弄清楚這部作品吸引觀眾的具體原因。

自然而然,在打造第二部和第三部的時候,電影就遭遇諸多問題,兩位主演的分道揚鑣、創作團隊的人員更迭、劇本核心的模湖不清等等等等,風格和質量都是一言難盡,票房表現也就每況愈下。

到第三部,系列也就被“腰斬”,畢竟系列三部曲就是大多數定律,故事到這裡也就可以畫上一個句號。

然而,整個電影產業的創作能力在普遍下降,原創劇本、新鮮靈感等等遭遇全面危機,也正是因為如此,漫畫和改編電影的崛起勢頭才止不住,後來翻拍/重拍以前老電影的風潮又更進一步加劇。

在如此背景下,始終精打細算也始終缺乏開拓精神的環球影業,又重新將“速度與激情”系列的創意翻了出來,並且重新定位:

不再是聚焦地下賽車亞文化的B級電影,而是將賽車與犯罪、動作結合起來的A級電影。

然後,系列第四部,票房爆了。

系列第五部,票房進一步爆了。

一部,接著一部,後來系列電影已經成為另外一個大型IP,甚至還衍生出一眾外傳電影,一直拍攝到第十部,也沒有停下腳步。

也就是說,“速度與激情”系列,從專注亞文化的小成本B級電影,最終演變成為縱橫電影產業的頂級系列,可謂是令人跌破眼鏡的一段旅程,後來的電影系列,其實和第一部電影的背景設定基本沒有關係了。

陸潛並不打算拍攝“速度與激情”系列,但是,這一系列電影卻給了陸潛一個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