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入宅的目標就是在全球擁有兩億付費使用者,以現在每個月四百萬到七百萬的增長勢頭來看,應該很快就會實現——

但也只是“應該”,計劃是一回事,實際操作則是另一回事,整個蘭川一直在密切關注入宅的一舉一動。

對於回聲來說,短時間之內想要達到如此高度,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他們需要專注自己,一步一步發展。

其實,“奇怪的事”和“施密特灣”的成功,還有“無辜者”的無縫銜接,這些出色的收視數字只是看上去很美,不止一家媒體指出:

當前,回聲處於免費訂閱階段,相關資料的井噴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此,欣欣向榮的景象具有欺騙性。

對於普羅大眾來說,免費的東西永遠是最好的,不要白不要,跟隨網路熱潮蜂擁而至,只需要註冊一下就能夠觀看目前最熱門的劇集,著實再輕鬆簡單不過;但是,想要這些“貪圖免費”的使用者轉化為付費使用者,難度卻不是一星半點。

“理智”的聲音,迎面就為回聲蒸蒸日上的熱浪狂潮潑了一桶冷水,這些媒體們又一次迫不及待地扮演“理中客”角色。

對此,回聲也一清二楚,始終保持清醒——

好評如潮,確實如此。

節節攀升,也是事實。

但讚譽也應該適可而止,沒有必要一夜之間就將自己的位置抬得太高,畢竟,前三個月的計劃全部都已經制定完畢,現在他們都是按照計劃推進,而三個月之後的免費期結束,才是考驗的真正開始。

那麼,實際情況,到底如何呢?

儘管回聲暫時沒有公佈資料,但第三方統計機構依舊給出了一個數字:

遊客,一億八千萬。

註冊使用者,三千五百萬。

付費使用者,八百九十萬。

也就是說,回聲才剛剛上線一週,流量就已經迫近兩億,但是,其中真正轉為付費使用者的則是將近九百萬。

轉換率,並不高,但也已經令人震驚,因為一週的付費使用者資料,就已經相當於入宅兩個月的新增了。

付費使用者,這才是核心資料,比起流量、比起收視人數來說,這項資料才是回聲立足市場的真正關鍵——

因為,這也就意味著,他們願意相信回聲,他們願意為回聲的服務付費,他們願意成為回聲的訂閱者。

接下來,無論回聲釋出什麼作品,這些使用者都會得到提醒,不管是否觀看,至少宣傳效果就已經達到。

這股熱潮,還可以更加瘋狂一些嗎?

第三方機構公佈相關資料之後,業內一片驚呼——

無論是將近兩億的流量,還是八百九十萬的訂閱使用者,任何一項資料都足以讓人們的視線集中過來。

難道,流媒體……真的是未來?

業內業外,討論不斷,從驚呼到讚歎,從質疑到挑刺,從期待到思考,數不勝數的議題呈現井噴狀態——

繼入宅之後,又一個流媒體平臺興起了,那麼,他們需要重視嗎?

最重要的一個關鍵就在於,當下流媒體平臺不止一家,但幾乎全部都沒有起色,只有入宅一家冒頭,這也是金字塔頂尖公司們始終對這塊市場始終缺乏重視的原因。

現在,回聲崛起了,那麼,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僅僅是因為陸潛的號召和回身的新鮮感?還是說,時代真的正在朝著流媒體傾斜,這就代表了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