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靜深邃的海藍色頁面,乾淨整潔,幾乎沒有任何多餘的花哨設計,細節透露出來的簡潔和清冷帶來舒適的視覺效果。

頁面,最上面擁有一排分類選項,電影、劇集、戲劇、紀錄片等等等等;而下面則是一個個長方形圖示整齊排列開來——

宛若一汪汪深藍色湖泊一般。

一看,就能夠注意到,每個長方形圖示都精心設計過,這些圖示全部都是電影/劇集海報,但海報的設計就非常講究。

色調,並不侷限,大紅大綠的濃烈噴薄而出,但重點在於乾淨整潔,所有海報的設計都沿襲精緻典雅的風格,以至於視覺感受到無數顏色的衝擊,卻依舊不顯得混亂,反而能夠深深感受到色彩碰撞的曼妙。

一個頁面,就是一副油畫。

純粹的藝術品。

誠然,人們都知道,“內容為王”,那些創作內容才是保留核心訂閱使用者的關鍵,否則外殼設計再美麗終究也是一個空殼子;但沒有人能夠否認,一個網頁/應用程式的視覺效果和使用體驗,也是重要衡量標準。

想象一下,一個應用程式一直閃退,又或者一直報錯;再想象一下,一個頁面排版混亂,分類不清晰,翻找半天也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功能……

體驗感的糟糕透頂,也能夠讓使用者敬而遠之,即使是內容再好,恐怕也會流失大量缺乏耐心的使用者。

而現在,暫且不知道回聲的內容如何,但視覺效果方面已經贏了,而且贏很大。

一直以來,陸潛導演作品的美學風格就備受讚譽,即使是血漿爆裂的“突襲2”,構圖和色彩也美得令人窒息。

回聲,沿襲了陸潛的個人美學風格,再次驚豔一片。

另外,頁面的排版也非常有趣——

倒不是說架構,單純說架構的話,其實非常簡單,除了最上面的分類圖示之外,下面就是標準的頁面架構。

應用程式上,每行兩個長方形圖示,然後兩兩成雙地一路排列下去;而網頁上,則是每行四個圖示。

簡單,乾淨,一目瞭然,但沒有特別新奇之處,重點還是在於內容的選擇上。

第一行,每週推薦。

第二行,最新原創。

第三行,人氣作品。

第四行,佳片有約。

第五行,即將上線。

特別之處,在哪裡呢?

一般來說,網頁/應用程式應該將“人氣榜單”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就好像社交網路的熱搜榜一樣。

原因很簡單,這是流量時代,人們會好奇“票房榜冠軍”、“點選率第一”、“點贊率最高”的作品是什麼模樣,只要將人氣榜單、排名順位、熱搜榜單擺放在顯眼之處,自然而然就能夠增加一票點選率。

入宅,就是這樣做的,在主頁面的右側,清晰羅列出過去二十四小時點播率最高的劇集/電影等等。

然而,回聲,並沒有。

“人氣榜單”,不僅沒有在最顯眼的位置,而且還落到了第三行的位置,並且首頁也只顯示人氣榜單的前四名,如果想要知道二十四小時點播率最高的作品,就必須點選進入分頁面,才能夠看到完整榜單。

當然,裡面還有詳細的分類榜單,確保使用者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尋找到不同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