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5 賬面數字(第1/2頁)
章節報錯
時代,一直在改變。
電影市場漸漸規範之後,型別電影就始終是票房保證,倒不是說型別電影就不會失敗,只是失敗的機率比較小,因為觀眾對這一型別電影更加買賬,基本盤能夠得到保障,最後也就形成一股潮流。
曾經,動作、喜劇、恐怖、愛情、科幻等等,全部都擁有自己的美好時光,隨後又被其他型別電影取代,慢慢沒落。
過去十年,毫無疑問,全球電影市場是超級英雄電影的天下,只要是型別電影,就能夠贏得熱烈討論。
除了流光影業和神奇影業之外,還有一些小型電影公司改編的獨立漫畫作品,也紛紛取得不俗成績;並且,改編超級英雄漫畫的風潮,還在進一步朝著電視、戲劇等等藝術形式擴散,全面鋪陳開來。
當然,作品眾多,質量難免良莠不齊,其中也有一些啞彈,也有一些叫好不叫座的作品,還有一些表現不俗但低於預期的作品,但整體趨勢來看,“超級英雄”似乎就是票房保障,總是能夠贏得關注。
一直到“正義曙光”。
慘敗。
潰敗。
完敗。
一場轟轟烈烈的失敗,以至於整個蘭川紛紛側目——
滿滿都是錯愕和驚訝。
有人可能以為,神奇影業會幸災樂禍、落井下石,甚至趁火打劫;但事實上,並沒有,反而引發全面警惕。
其實,去年“騎士聯盟2”的票房成績就低於預期,最終資料並沒有超過“騎士聯盟”,業界就已經展開討論:
型別電影,是否已經開始審美疲勞?就如同以往所有型別電影一樣,超級英雄電影的熱潮是否已經開始回落?
如果是,那麼他們應該如何挽回頹勢?如果不是,那麼他們應該如何避免如此趨勢,延續超級英雄電影的生命力?
討論,始終在進行。
繼“騎士聯盟2”之後,“正義曙光”的慘敗,就是一個警鐘。
也許,超級英雄電影的熱潮暫時還沒有崩盤,市場依舊還有潛力等待挖掘,但毫無疑問,審美疲勞已經漸漸浮現,觀眾們對於型別電影的要求越來越挑剔也越來越苛刻,這也意味著電影製作公司們應該更加註意質量。
牽一髮而動全身!
儘管流光影業的慘敗,背後應該也有競爭對手的扇風點火,但所有人都必須提高警覺,因為電影行業終究是一個集體。
他們都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
不過——
“正義曙光”的票房,真的是一場災難嗎?對於外行觀眾來說,他們有些看不懂,票房資料不是還不錯嗎?
雖然比不上“騎士聯盟2”,和“騎士聯盟”就更加不是一個水平線上的了,但也不至於如此大驚小怪……吧?
最終,“正義曙光”在全球範圍僅僅上映十五週,遠遠低於商業電影常規的二十二週數字,草草下線。
依靠著全球不同地區的超級英雄效應以及偵探漫畫狂熱粉絲,“正義曙光”的總票房數字定格在五十六億的位置上。
準確來說,應該是五十六億一千七百八十多萬。
比起電影的首映週末、災難性的次周跌幅來說,“正義曙光”還是能夠砍下五十六億票房,著實令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