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2 喪心病狂(第1/2頁)
章節報錯
“滾!”
陳慕再次齜牙咧嘴、張牙舞爪起來,惡狠狠地瞪了陸潛一眼,如同刺蝟全面防禦一般。
陸潛舉起雙手錶示投降,釋放友好訊號,沒有再繼續刺激陳慕,話鋒一轉,就回到了專業工作上。
氣氛,轉彎得有些快有些勐——
前一秒,在爭辯;下一秒,回憶過去;但轉眼,又回到工作上。
一陣操作勐如虎,堪比賽車漂移,眼花繚亂的操作完全讓人跟不上進度,然後就被陸潛拖入他的節奏裡。
就連屈雨時都深深陷入陸潛的話語之中,更何況是陳慕呢?
“剛剛的構思,我知道非常非常困難,我們需要打破物理規律,透過電腦特效拍攝,這是最佳方式。”
“電腦特效,我們會用,也肯定需要用,但在片場的拍攝,還是需要儘可能製造出效果,我需要的是真實,一種稍稍脫離現實卻又不至於荒謬依舊能夠說服觀眾的真實。”
“同時,我還需要的是絢爛,既然他們要娛樂至死,我們就給他們娛樂至死,將所有打鬥和生死都演變成為一朵花,製造出目眩神迷的效果,走向另外一個極端。”
他們到底在討論什麼呢?
“死侍”的開篇,陸潛決定採用倒敘手續,一開始就是死侍追殺阿賈的打鬥場面,以精彩絕倫的一個小高潮奠定電影的基調。
在這場打鬥場面裡,一來不能太恢弘,否則可能搶走大決戰的風采;二來不能太無聊,否則無法吸引觀眾矚目。
所以,洪元和根據陸潛的要求,設計了一系列打鬥。
其中,陸潛希望將“打破第四牆”的概念貫穿始終,也就是讓觀眾從第一幕開始,就成為電影的一部分——
死侍,從頭到尾都會和觀眾直接展開交談。
在第一幕裡,陸潛就構想了這樣一組鏡頭,攝像機跟隨著死侍一路輾轉騰挪,卻在死侍即將衝向爆炸的時候,將攝像機快速拉回來。
分解動作也就是:
攝像機如同悠悠球一般,投擲出去,停頓,迴轉回來,然後模擬出迴旋鏢的軌跡,繞過死侍和爆炸發生的場景,切入另外一個清晰視角,最後跟隨爆炸的氣浪衝擊出去,就好像攝像機也被掀翻一般。
同時,死侍對著攝像機鏡頭大喊,“你怎麼能夠臨陣逃脫?”
製造出一種大熒幕前的觀眾臨陣逃脫的效果,進一步將觀眾拖入大熒幕內,成為整部電影的一部分。
如此一來,整個鏡頭的執行軌跡,也就非常講究了,不僅需要行雲流水,而且需要拿捏“誇張”的分寸——
《劍來》
稍稍誇張一些,卻又不能徹底脫離現實;稍稍讓觀眾感到驚奇,卻又確保觀眾不會出戲。
客觀來說,可以實現嗎?
當然可以。
在電腦特效如此發達的當下,這樣的鏡頭在攝影棚內綠幕拍攝,有些技術難度,卻絕對不是不可能的。
問題就在於,場景發生在高架橋上,而陸潛準備實地拍攝——後期電腦特效只是補充,儘可能確保真實感。
事情也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經過數學模型的計算和演練,陳慕意識到,既要節省成本,又要保證真實感,整個技術難度超出想象。
正如他所說,即使是羅傑這樣的大拿來,恐怕也困難。
但是,陸潛自己也是能夠動手的,“解除好友”的攝影工作就是由他完成的,所以,他清楚地知道技術難度,不過,絕對不是無法完成的。
這也是陸潛和陳慕爭執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