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3 臨門一腳(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名利場,一線明星和頂級巨星的區別,在哪裡?
其實,站在時間高度俯瞰,應該是“成功作品”的數量和質量。
一部作品兩部作品的成功,這是一夜爆紅,在娛樂圈裡數不勝數,一點點運氣加上一點點實力就可以了。
八部作品十部作品的成功,這需要漫長時間的鋪墊和堅持,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實力和眼光之外,還需要人脈、團隊、大腦的齊心協力。
所以,一線,不多,但也不少;頂級,卻鳳毛麟角,屈指可數。
許多藝人,巔峰時期可以輕鬆躋身一線,但時過境遷卻又重新沉寂下來,就遲遲無法躋身真正的頂級。
時間,這是唯一標準。
但是,從一線躋身頂級的契機,又應該如何得到提示呢?
爆款。
紅到發紫的爆款。
就陸潛而言,憑藉著“解除好友”和“突襲”的異軍突起,他已經穩穩當當在一線行列佔據了一席之地。
然而,“遊客”和“愛人”的相繼成功,卻只是讓他真正在一線之中站穩腳跟,始終沒有能夠完成突破。
巨星,並不是那麼輕鬆簡單的,就好像管舟也是一樣,作品的連續成功讓他躋身一線,但頂級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
一直到現在。
“突襲2”來了。
其實,從首映式的好評如潮開始,就已經有人隱隱約約嗅到了雀躍和躁動,空氣似乎有些不同尋常。
但沒有人敢斷言。
因為這是春季檔,因為這是三月,突破桎梏難於登天的檔期——
有一項資料,外行很少很少參考,但內行人卻瞭如指掌,那就是一年十二個月每個月首映票房的峰值。
每個月都有首映週末票房的歷史最佳,那麼如果將所有歷史最佳放在一起,這些月份的排名又如何呢?
前三名,六月最高,十二月次之,五月第三。
其中,十二月主要還是因為去年“絕地武士”重新整理了一系列影史記錄,這才反超了五月,否則暑期檔包攬前三沒有任何壓力。
倒數三名,一月最低,十月次低,三月第三。
其實,三月也就依靠“夢幻世界”支撐門面,如果以“三佰”的資料來算,那麼三月就是墊底,比一月和十月還要低一個檔次,後兩者的高位資料普遍都在五億以上。
也就是說,三月的市場低迷程度是一個平均值,全年窪地。
所以,即使“突襲2”的前期口碑好評如潮,但沒有人能夠忽略三月客觀存在的天花板,這是一個無法突破的桎梏——
再厲害再出色,還能夠超過“夢幻世界”嗎?
業內普遍觀點相信,“夢幻世界”的首映票房資料,應該就是三月的市場極限了。
更何況,當年,流光影業為了推廣“夢幻世界”,單單宣傳費用就砸了兩個億,鋪天蓋地都是這部電影,再考慮這部電影高達十五億的製作成本,最終能夠轟炸出如此級別首映成績,似乎也就理所當然了。
那麼,藍鯨影業為了宣傳“突襲2”,又到底花費多少錢呢?
扣除首映式不說,大街小巷的廣告牌、電影院的宣傳海報、電臺電視的推廣廣告、不同網路平臺的廣告投放、不同節目的預告片投放以及不同電影的預告貼片等等等等,這些全部都是商業推廣的重要組成部分。
藍鯨影業沒有公佈官方資料,但根據業內人士的總結統計,“突襲2”的宣傳推廣費用應該在五百萬左右。
另外,“突襲2”本身的製作成本也依舊是輕量級,比起前作稍稍有所提升,但在蘭川電影產業裡依舊是灑灑水而已,根據藍鯨影業的官方資料顯示,電影最後的製作成本應該是七百五十萬。
輕量級?不對,應該調整為羽量級。
所以——
即使是業內最大膽最瘋狂最自信最勇敢的人士,在預測“突襲2”首映票房的時候,也還是難免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