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家班和靳家班的私人恩怨,對於電影行業來說,重要嗎?

不重要。

武術指導、武打替身,他們始終是整個電影行業金字塔下層的主力成員,沒有人脈沒有資源也沒有靠山。

不受重視甚至沒有關注。

那麼,什麼重要?

復古動作電影狂潮。

伴隨著“突襲”的爆紅,復古動作電影重新進入大眾視線,大大小小電影公司的目光全部都聚集了起來。

動作電影和超級英雄電影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後者需要版權,前者不需要,這也意味著人人都可以拍攝。

而且,動作電影的歷史更加漫長,前前後後已經佔據市場主流將近四十年,製作起來也更加得心應手;同時,動作電影的成本跨度非常大,可以砸十億拍攝一部特工大片,也可以花費三百萬拍攝一部獨立佳作。

種種因素碰撞在一起,這也使得動作電影一時之間炙手可熱。

洪家班,首當其衝。

作為“突襲”的首要幕後功臣,洪家班在業內收到無數邀約。

不過,洪家班並沒有趁勢而起。

歸根結底,洪家班還是人手不足,洪元和是一個老實人,每一個專案都兢兢業業盡職盡責,拒絕敷衍應付。

再加上藍鯨影業連續幾個專案都在排隊等候,洪家班總是無條件地以他們為先,確保藍鯨影業的作品能夠順利拍攝。

所以,洪家班一直嚴格控制自己的合作專案,和其他電影公司的合作,終究還是少數,兩年時間過去了,非藍鯨影業的洪家班專案,也就只有區區三部而已,甚至可以說是“稀少”。

用網路話語來說就是——

沒有抓住復古潮流的紅利。

儘管如此,洪家班在業內依舊是有口皆碑。

無論是藍鯨影業的作品,還是其他公司的作品,全部得到眾口一致的無差別好評,一系列作品的創新活力也表現出色,包括他們的工作態度也是令人欽佩,一切的一切都讓洪家班的事業穩步前進。

洪家班依舊不驕不躁,沒有著急地壯大隊伍,而是穩紮穩打地聯合藍鯨影業以及其他眾多業內同行們,攜手保護武行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經歷一番冷嘲熱諷和惡意中傷之後,也終於證明了自己。

現在,單純以規模來說,洪家班在蘭川的諸多武術指導班子裡,也就是二線中游;但從名望和口碑來說,洪家班卻隱隱有著業內領頭羊的勢頭,大事小事,同行們都會前來詢問洪元和的意見看法。

而靳家班呢?

和洪家班一樣,如火如荼、炙手可熱,對於電影公司來說,兩個團隊的內部恩怨不重要,實力和利益才重要。

當洪家班無法接手更多專案的時候,靳家班站出來了。

一來,他們的人員數量幾乎是洪家班的兩倍。

二來,他們和洪家班“一脈相承”,這似乎是口碑保障。

三來,流光影業和他們簽署了打包合作協議,基本就相當於背書的效應。

理所當然地,工作專案就一窩蜂地朝著靳家班洶湧,這也使得他們紅紅火火地發展起來,壯大速度非常迅勐。

可惜,好景不長。

一方面,靳家班太過貪心,同時兼顧多個專案的工作,數量的臃腫導致質量的下降,貪多嚼不爛的典範。

甚至有些專案還耽誤了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