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廂,匿名影業卻抓住“聚焦”這部電影的核心全面鋪陳開來——

當信仰成為一種偏執、當犯罪成為一種習慣、當權利成為一種掩護、當沉默成為一種共識,黑暗和汙垢也就將肆意蔓延,新聞自由和輿論監督就必須挺身而出,為普通人發出聲音,重新喚醒人性的光芒。

從“聚焦”電影裡的龍泉,折射到現實生活裡的蘭川,韋維的隻手遮天和蘭川記者協會的死不悔改成為最好的“東風”,推動“聚焦”在今年頒獎季的強勢崛起,電影照進現實,讓人們重新相信正義也相信真理。

一步。一步。再一步。

匿名影業低調卻紮實的腳步,在“狂暴之路”和“還魂者”鋪天蓋地的聲勢之中,悄無聲息地殺出一條血路。

最終,創造歷史!

屬於獨立電影的歷史,屬於小型作坊的歷史,同樣,也是屬於蘭川電影產業頒獎季這個特殊產物的歷史。

時間,在前進;時代,在發展;格局,在變化。

當韋維構建的頒獎季法則土崩瓦解的時候,金字塔頂尖的利益者們,第一想法就是維護現有的秩序,然後重新劃分利益。

但是,他們卻忽略了一個關鍵:

他們在運籌帷幄的時候,中小型電影公司也在大展拳腳。

大型電影公司之間互相牽制互相警惕,展開刺刀見紅的激烈競爭;然而,中小型電影公司卻抱成一團,眾志成城,凝聚成為一個強大的力量,最終異軍突起,趁亂起勢,成功撬動現有利益格局的一角。

機會,來了。

此時此刻,流光影業也好,雄獅影業也罷,一直到爆冷時刻來臨,他們才勐然意識到,自己忽略了匿名影業的存在——

錯得離譜!

但是,錯進錯出,得益於此,今年頒獎季的洗牌,又更進一步,不僅僅是七大電影公司內部發生動盪,同時中小型電影公司的利益結構也重新排序。

這也意味著頒獎季群雄逐鹿的格局,已經初步形成,接下來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看看誰能夠把握住機會了。

如此結局,也再次為流光影業狠狠地敲響了警鐘——

不要感情用事!

不要感情用事!

不要感情用事!

重新覆盤整個頒獎季起承轉合的脈絡就可以發現,“流光影業VS藍鯨影業”的暗中交鋒,悄然浮上水面。

飯糰看書

對流光影業來說,他們一直都在“無視”藍鯨影業,避免自降身價,畢竟,公司還有更多事情需要規劃,一個小小的陸潛遠遠比不上一家上市公司的未來前景,那些私人恩怨都必須暫時放到一旁。

但這次不同。

在流光影業通往頒獎季最高舞臺的必經之路上,藍鯨影業就是直接對手,而且還是實力強勁的一個主要對手;再加上藍鯨影業在頒獎季風暴裡扮演的角色,這也意味著陸潛的威脅指數正在持續上升。

流光影業,必須給予重視。

也許,最開始的初衷是如此,但伴隨著頒獎季的深入,私人恩怨還是難免影響判斷,流光影業也有些過激,目標牢牢鎖定藍鯨影業展開全面攻擊,特別是針對陸潛贏得最佳導演的可能性展開強力打擊。

然而——

陸潛沒有得獎,米勒也同樣沒有得獎,尹圖脫穎而出。

同時,“狂暴之路”沒有登頂最佳影片,“還魂者”也沒有,“聚焦”漁翁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