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如此。

當然,五位提名者之中,董瑞茜和馬良都是曾經的金冊獎影后,夏普林則是安橋電影節和藍夏電影節的雙料影后,只有黎文貞和裴成琳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首次提名者,這份名單的榮譽光環確實出眾。

但是,人人都應該知道,星光並不代表實力,即使是最頂尖的演員,也不意味著每部作品的表現都足夠出色。

真正的原因,應該是作品本身的強勁和出色。

“遊客”和“兩天一夜”,來自蔚海電影節;“週年紀念”,來自安橋電影節;“走出荒野”和“愛人”則來自塞卡電影節。

五部作品,全部都經歷電影節的洗禮和考驗,並且贏得眾口一致的稱讚與肯定,過硬的質量才是通行證。

今年頒獎季的競爭呈現白熱化狀態,在韋維出事之前就是如此,最佳女主角的競爭遠遠比其他三個表演部門更加激烈,表現出色——而不僅僅只是值得一提的作品就有一長串,質量和表演都非常過硬:

“拖把女王”、“南楓”、“鹽的代價”、“模彷遊戲”、“愛的方程式”、“女孩”、“面目可憎”、“忘卻的記憶”。

等等。

上述這些作品,放在往年都是能夠直接贏得提名的作品,甚至能夠角逐最後的獎項,其中曾經贏得過金冊獎提名的演員就足足有九位;而且,全部提名數量疊加起來可以達到二十三次,包含五位最終得獎者。

這,才是真正刺刀見紅的競爭。

甚至比最佳影片爭奪戰更加可怕。

最終提名名單出來的時候,各大媒體也將今年最佳女主角的爭奪稱為“修羅場”——

每一位提名者,都值得祝賀。

僅僅是提名,就已經證明她們得到了肯定,從令人窒息的緊繃競爭之中脫穎而出,這比得獎更加困難。

畢竟,提名階段,她們必須和數不勝數的同僚們展開競爭,學院成員的投票也可能天女散花般地多點開花,僅僅依靠公關策略是很難掌控局面的;相較而言,選擇獎項的階段,競爭範圍已經全定下來,整個競爭局勢也就清晰明朗了起來。

其中,最最令人意外的是,頒獎季前半段一路領跑的燕雅蘭,甚至登頂了金雀獎,蘭川記者協會以實際行動證明燕雅蘭沒有受到韋維失勢的影響,這位新生代女演員依舊備受寵愛,結果卻掉了提名。

風暴的負面影響,依舊客觀存在。

這也再次側面證明了,今年最佳女主角的戰況,撲朔迷離。

縱覽整個頒獎季,頭號熱門種子選手,始終在更迭,短短三個月時間裡,領跑者就已經交替了七位。

在提名名單出來之後,裴成琳一馬當先,贏得了無數矚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愛人”這部電影的流量,一個稜角分明、敢愛敢恨的角色瞬間就從一眾競爭者之中脫穎而出,董瑞茜和黎文貞則不分軒輊。

但進入衝刺階段,裴成琳的聲勢明顯回落,就好像今晚“愛人”顆粒無收的局面一樣,這部黑色電影終究還是無法贏得學院成員們的芳心,伴隨著學院公關的推進,其他作品陸續反超,勢頭就放緩下來——

對此,裴成琳早就已經預料到,當初贏得提名,她和陸潛通話的時候就預示到了這一天。

相反,潤物細無聲卻在無聲處見驚雷的夏普林成功反超,她和馬良這兩位得到電影節無數讚譽的演技女神脫穎而出,在金冊獎即將到來之前,發起強有力的衝刺,扭轉局勢,稍稍領先,但優勢有限。

然而,整體差距不大,無論是後來居上的夏普林和馬良,還是始終領跑的裴成琳,包括不甘示弱的董瑞茜和黎文貞,一直都處於齊頭並進的姿態,聲勢始終沒有拉開,膠著的局面延續到了最後一刻。

懸念,也就保留到了頒獎典禮上。

所以,到底誰能夠勝出呢?

萬眾矚目之下,去年最佳男主角得主梅俊生登場,即將揭曉答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