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遙遠遙遠的古埃及時代,甚至在造紙術真正發明前三千年,出現了目前為止能夠發現並且記載的第一種紙張:

莎草紙。

當然,因為種種原因,這嚴格意義來說並不是紙張,而是一片用來記錄的碎片,但對於人類文明來說,至關重要。

金冊獎的“冊”,正是來源於莎草紙,如同膠片記錄光影一般,人類用那一張張碎片記錄文明的發展。

所以,金冊獎的獎盃設計也延續了整個文化和審美體系:

一個長長的柱狀獎盃,金色和藏藍色為主體,點綴硃砂、檸檬、薄荷等等淺色繪製的圖案,以紙莎草、蓮花和棕櫚的花瓣葉片形狀完成設計,自下而上地生長蔓延,濃烈而妖豔的色彩一層一層盛開,最後在頂端綻放,形成一個小小的平託。

上面,放置著一本“開啟的書”,但細細觀察,就可以發現,那本書其實是有膠片製作而成,也是一本電影之書。

是關於文化的,是關於電影的,也是關於藝術的。

一直以來,金冊獎的獎盃設計就得到無數讚譽,這也代表著當年金冊獎成立之後,從一開始就確立的定位。

色彩斑斕的獎盃,古樸而大氣,伴隨著畫面裡呈現出來的詞彙,勇氣、才華、智慧、激情和熱忱,最終才能夠鑄就一部電影。

燈光,徐徐亮起。

但主持人並沒有立刻登臺,大熒幕之上繼續播放著短片,這是一個綜合去年全年上映所有作品的短片。

包括頒獎季作品,包括商業大片,也包括那些票房表現平平、遭遇口碑失利、不被人們重視的所有電影,每一部登上大熒幕的作品都值得在今晚擁有一席之地。

人們總是看到聚光燈下的光鮮亮麗,卻很少很少意識到,如果沒有整個電影工業的持續不斷運轉,如果沒有經歷那些糟糕爛片的打磨和教訓,電影也很難發展到現在的位置,讓觀眾看到更多優秀作品。

短片,由蘭川最頂尖的製作團隊負責,完成一場大混剪,質量確實出眾,行雲流水,如同巧克力般絲滑,絕對是一種視覺享受。

然後,萬眾矚目之下,主持人哈貝文登場了。

哈貝文,喜劇演員。

最初,哈貝文是透過單口相聲登上電視節目的,早早展現出自己的口才天賦,後來才轉型為喜劇演員。

這些年來,哈貝文始終不能算是一線,但在二線之中,卻一直穩穩當當,而且業內可謂是人脈通天。

整整十年前,哈貝文曾經主持過一次金冊獎,他對藝人們毫不留情的吐槽和嘲諷,受到無數觀眾的追捧,但對於大牌巨星們來說就沒有那麼愉快了,在公開場合,笑不出來卻也必須陪笑,確實是煎熬。

不過,有一說一,哈貝文的戲謔和調侃,只是稍稍越界,卻又不會太過分;令人不快,卻又不至於發怒,這個微妙的尺寸把握,也讓哈貝文處於一個有趣的位置。

換而言之,得罪了一些人,卻又不至於得罪得太狠。

所以,那一年金冊獎結束之後,哈貝文經歷了一些排擠和圍剿,但終究還是沒有遭遇毀滅性的打擊。

今年,在數不勝數的候補人選之中,最後還是哈貝文接下了金冊獎主持的這個燙手山芋,第二次登臺。

可以預見,哈貝文的開場白,估計又要得罪一大批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