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屆金冊獎提名名單,正是在如此背景之下,揭開神秘面紗。

最佳影片。

皇冠上的明珠,因為這是對整部作品的嘉獎,不僅僅是製片人和導演,同時也是整個劇組所有參與者的嘉獎。

在很長很長一段時間,最佳影片提名席位只有五個,和所有其他獎項一樣;但伴隨著時間的推進,電影產業越來越發達,頒獎季影響力越來越大,每年湧現的優秀作品越來越多,五個席位似乎已經不足以容納值得肯定值得發現的作品。

於是,七年前,最佳影片提名席位擴容了,一口氣翻了一倍,從五個到十個。

但十個席位,又好像太多,整個提名名單的水分明顯增加,拉低提名的平均質量,反而是引來了反效果。

經過一系列爭議、一系列討論和一系列博弈之後,四年前,金冊獎再次改革,最佳影片提名席位最少五個、最多十個,但是不限定席位數量——

根據投票,設定一個最低門檻,只有觸碰到最低門檻的作品才能夠贏得提名。

過去這四年以來,金冊獎最佳影片提名作品分別是九個、九個、八個、八個,始終不曾提滿十個席位。

那麼,今年呢?

“解碼遊戲”,“還魂者”,“火星任務”,“大空頭”,“聚焦”,“狂暴之路”,“遊客”,“愛人”。

八個。

依舊是八個提名,連續第三年只有八部作品提名最佳影片,儘管頒獎季熙熙攘攘的熱潮,還有諸多值得矚目的作品,但最終殺出重圍的就只有八部,這也標誌著一年一度頒獎季第一階段的競爭全部落幕。

精彩!

精彩絕倫!

“解碼遊戲”,提名了,韋氏兄弟影業製作發行,揹負著紛紛擾擾爭議的壓力,居然還是提名了最佳影片。

天山影業的“大空頭”、流光影業的“狂暴之路”,雙雙提名,這也再次展現出金冊獎的勇氣。

前者,瞄準八年前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以一種戲謔調侃的口吻展現危機背後的真相。

後者,叫好不叫座,去年夏天上映的時候,席捲影評人口碑,被譽為十年一遇的“邪典”,得到無數資深狂熱影迷的追捧,青竹評分人數超過十萬人之後依舊堅挺地維持在九分,毫無疑問是去年最佳之一,然而因為風格太過獨特,票房表現令人失望,最終只是勉強保持收支平衡而已。

兩部作品,同樣黑色,卻也同樣出色。

此前的金雀獎之上,蘭川記者協會嘉獎了“大空頭”,但徹底無視了“狂暴之路”,這也被認為是一大遺憾。

流光影業,在今年頒獎季可謂是狼狽非常,一系列瞄準頒獎季的作品全軍覆沒,反而是一部商業電影異軍突起,他們也集中火力展開宣傳,最後時刻還是完成大逆轉,在最佳影片提名裡贏得一席之地。

“還魂者”、“火星任務”,雄獅影業依舊穩,穩得不行,特別是在韋維意外出局之後,現在這兩部作品已經成為頒獎季的領頭羊。

另外,還有藍鯨影業,“遊客”和“愛人,雙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