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八、七……

嘀嗒嘀嗒

倒計時正在進行,時間的流逝並不曾因為蘭川的風風雨雨而稍稍放緩速度,甚至還有種時間飛逝的錯覺,金雀獎預定的舉行日期正在越來越近,彷彿已經能夠聽到腳步聲在街角處響動,一步一步靠近。

一月十七日,這就是蘭川記者協會早早敲定的頒獎典禮舉辦日期,轉眼,就只剩下不到一週的時間了。

但是演員們、導演們、編劇們等等等等,他們都還沒有做出決定,自己是否應該出席今年的頒獎典禮。

今年的情況,稍稍有些不同。

往年,一線巨星們能夠輕鬆享受頒獎季的時光,出席金雀獎與否完全根據自己的公關計劃來安排,又或者是任性一些,根據自己的心情來安排,他們牢牢掌握主動權。

而十八線演員們則求助無門,他們渴望能夠出現在鎂光燈底下,甚至不惜花費大價錢購買一張金雀獎門票,就為了能夠在萬眾矚目的舞臺之上露一露臉;但即使露臉了,也無法確定是否能夠得到回報——

如同一場豪賭。

今年,十八線演員們團結一致、立場堅定,他們並沒有宣告“拒絕出席金雀獎”,而是攜手宣告“抵制金雀獎”。

一份來自十八線演員的聯合宣告早早公佈,對蘭川記者協會提出嚴重質疑,並且對金雀獎利用入場券斂財實現收益的舉動提出正式控訴,最後表示,蘭川記者協會和金雀獎必須改革,否則對於電影產業來說都是一個嚴重傷害。

足足三百名演員在這份聯合宣告底下親筆簽名,而且,這才只是一個開始,後續還有更多演員加入簽名。

當然,吃瓜群眾們可能會說,這些十八線演員們根本就是趁火打劫,反正他們從來都不是金雀獎的主要看點。

但業內人士卻並不這樣認為。

的確,賺錢的都是金字塔頂尖的一小撮存在,任何一個行業都是如此,電影也不例外;但不要忘記了,沒有金字塔的底座,塔尖也就不會存在。

這些十八線演員們確實無足輕重,但對電影產業來說卻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如果只有三十個五十個演員聯合宣告,那麼不足為慮,可是,三百個五百個的話,微小的力量也足以凝聚成為一股強大的衝擊力。

而且,這一次,巨星們的處境才是真正艱難。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眾頂尖巨星們紛紛“難產”,一個兩個都拒絕發表立場,唯恐自己一個言辭不當就可能帶來嚴重影響。

也正是因為如此,董瑞茜和湯守一等人早早發表宣告,表明立場,這一舉動也在業內引發諸多討論。

“金雀獎”,正在成為一個燙手山芋,參加,似乎不妥;缺席,似乎也不妥,所以,他們應該怎麼辦?

舉辦日期,越來越近,這也意味著每個人都需要做決定,十八線演員們不需要猶豫就選擇了抵制,但頂尖巨星們卻依舊在躊躇猶豫,伴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焦慮、越來越慌張,越來越不知所措。

特別是蘭川記者協會和韋維,明裡暗裡,咄咄逼人,一張密不透風的大網正在鋪天蓋地地鋪陳開來。

整個蘭川,籠罩在一片低氣壓的恐慌之中。

其實,人人都知道,或早或晚,總是要做出一個決定;但那些等待,卻是懷抱著一絲渺茫的希望:

希望事情能夠塵埃落定、水落石出。

他們在等待的,並不是真相,而是一個判決,一個對蘭川記者協會和韋維有利的還是不利的判決。

真相?

並沒有那麼重要,至少沒有想象中那麼重要,他們需要的只是一個輿論風向,一個趨勢性的判決。

然後,就可以根據這樣的方向做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