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6 製造麻煩(第2/2頁)
章節報錯
現有利益既得者,守護規則;未來利益追逐者,挑戰規則,從本質來說,就是一個“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故事。
陸潛真正感興趣的是,
“你真的是這樣想嗎?有些規則,存在許久許久以後,就自然而然成為真理?”
“湯均一老師也是這樣認為的嗎?”
這句話,意味深長,顯然有很多很多解讀空間,“規則”,並不見得就是好事,因為有些規則需要與時俱進才行——
比如從“地心說”到“日心說”的轉變,如果沒有挑戰,那麼自然科學是永遠都不會進步的,社會關係也是如此。
陸潛和湯均一交換了一個視線,可以察覺到湯均一眼神裡流露出一絲打量,有些意外陸潛的處理方式。
然後陸潛就轉頭看向馬達,笑盈盈地說道,“我現在依舊記得你和張本卿首次贏得金冊獎最佳編劇獎的得獎感言。”
“蘭川,我們來了。”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那一年,馬達和張本卿兩位初出茅廬的無名小卒,依靠著“驕陽似我”這部電影橫空出世,得益於龍泉幫的支援,在頒獎季裡一路高跟勐進,挑戰整個電影行業的“底線”,在蘭川掀起一股風暴。
彼時,馬達只有二十五歲,張本卿更加年輕,只有二十三歲。
兩個剛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勇闖蘭川,青春血液為電影行業注入一股活力,卻也在挑戰蘭川的規則。
一般來說,導演和編劇是需要資歷沉澱、經驗累積的位置,儘管也有橫空出世的天才,但他們總是需要耐心等待,等待屬於自己的“時代”來臨,所以贏得金冊獎肯定的時候,往往都已經四十歲以上。
行業老資格們普遍認為,“對,你們是天才,你們很優秀,但你們需要再等等,我們都還沒有輪到呢。”
但是,從小就被“寵”著長大的馬達和張本卿怎麼可能乖乖聽話,他們一路狂奔一路肆意一路挑戰整個蘭川的行業底線,恃才傲物的狂妄與張揚綻放出難以置信的能量,並且真的不可思議地扭轉了局面。
毫不誇張地說,馬達和張本卿確確實實改變了一些行業規則,以至於後來編劇的得獎年齡普遍降低下來。
而且,更難得的是,人人都認為馬達和張本卿應該在編劇職業上尋求更多可能,因為他們真的擁有天賦;但他們沒有,兩個人都認為自己應該成為演員,一意孤行地在演員道路上前行,來到了現在。
那句得獎感言來自張本卿,也成為那一年金冊獎頒獎典禮最著名的一句話,見證新生代的強勢崛起。
“呵。”
陸潛輕笑了一聲。
“卻不知道十九年前,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是否依舊認為,有些規則不應該被打破,有些夢想不值得被追逐。”
話語,點到為止,沒有再繼續深入,因為再繼續下去,就成為攻擊了。
陸潛沒有攻擊馬達的意思,而是藉助這番話語,為自己的後續做鋪墊。
“我想,就連我這個行業新兵都知道,事情肯定沒有那麼簡單,誰的身上沒有一些汙垢呢,證據肯定不止如此,那麼,你們這些老資格應該比我更清楚才對。”
“問題就在於,我們還能夠繼續假裝沒有看見多久。”
“事實上,我也在好奇,在如此情況下,湯均一老師也依舊準備出席金雀獎嗎?”
獠牙,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