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陸潛。”

“也不意外,馬達和張本卿關係那麼鐵,兩個人是競爭者,但更是朋友。”

“陸潛的狀態看起來也太好了吧。”

“春風正得意呀。”

“我怎麼覺得馬達有意為張本卿做局?畢竟馬達已經上岸,張本卿依舊飽受爭議,他比馬達更需要這次機會,馬達可能在討好陸潛,希望陸潛能夠為張本卿站臺。”

“陸潛比想象中低調,我以為他現在是少年得志呢……”

“我倒是有些意外陸潛會前來馬達的派對,他和張本卿的矛盾也不是什麼秘密了。”

“意外,那件事真的太令我意外了,即使有人說陸潛在刻意做名聲,但重點是,他願意做並且真的做到了,花費如此多精力,就值得敬佩,哪怕是有目的性的,也值得肯定。”

“……我倒是有點好奇流光影業的內部反應,但什麼聲音都沒有,鴉雀無聲。”

陸潛。陸潛。陸潛。

人人都在討論陸潛。

即使是在馬達的私人派對上,陸潛也輕而易舉搶走全場視線。

此時此刻,譚蕭才真正意識到,並不是人們不關心,也不是人們矜持,而是暫時沒有遇到真正的話題人物。

張本卿出現在馬達的派對,不足為奇,名利場早就已經習慣張本卿的那張面孔了,但陸潛卻是新鮮面孔。

因為“遊客”和“愛人”嗎?

當然不是。

頒獎季只是部分原因而已,但僅僅只是頒獎季,卻不足以讓名利場這些老狐狸們給予關注,真正的原因是——

“黑名單計劃”。

一月一日,藍鯨影業正式“上線”。

首先,藍鯨影業免費公開了第一期“黑名單”。

上面包括整整二十五個劇本專案,被標註為“黑名單值得推薦”;另外還有一份榜單之外的“值得參考名單”,包括另外二十五個專案,給予的評語是“有些想法但距離成型還有一步之遙”。

五十個專案。

被七大電影公司稽核、槍斃、忽略的五十個專案,卻又被藍鯨影業率領一批行業內部的專業人士重新挖掘出來,儘管它們並不符合蘭川電影產業的傳統審美和定義,但它們依舊具備綻放光芒的潛力。

也許,七大電影公司可以重新給予它們機會;也許,其他中小型電影公司能夠從中挖掘出隱藏的寶石。

而且,藍鯨影業自己以身作則,“施密特灣”和“奇怪的事”兩部劇集已經正式投入拍攝製作,另外還有三個獨立電影專案也已經啟動,製作人和導演已經簽署合同,接下來就將進入籌備階段。

其次,黑名單網站正式上線,揭開藍鯨影業野心勃勃的編劇支援專案。

整個業內為之轟動。

有人說,藍鯨影業沽名釣譽;有人說,藍鯨影業掛羊頭賣狗肉。

但也有人說,藍鯨影業確實是野心勃勃,並且正在改變行業規則。

顯而易見地,藍鯨影業收割了一波又一波好評,再次成為話題焦點,陸潛也再次站在風口浪尖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