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擁護婚姻,有人擁護愛情,有人斥責陸潛太過黑暗也太過悲觀,有人吐槽陸潛偏激地抹黑浪漫。

同時,也有更多人站出來表示,陸潛呈現的是真實,現實生活可能沒有那麼狗血,卻更加醜陋更加骯髒。

贊同,反對;吐槽,擁護;駁斥,剖析。

種種,種種,可以清晰地看到,整個社交網路都在深入討論,“愛人”就如同一面鏡子般,折射出眾生永珍。

後來,在一期“湯臣有話說”裡,哪怕陸潛沒有作為嘉賓,湯臣在閒聊的時候也提起了“愛人”這部電影。

“……陸潛是一個聰明人,他知道應該怎麼把可恨之人的可憐呈現出來,同時將可憐之人的可恨也呈現出來,當我們開始爭論的時候,他也就成功了,因為他證明了人性的複雜。”

“所以,陸潛最大的愛好就是製造一個鬥獸場,然後將我們丟進去,他就站在旁邊欣賞。這也是他在我們節目如此受歡迎的原因,人人都喜歡鬥獸場。”

脫口秀依舊是脫口秀,湯臣信手拈來的打趣保持著錄製現場的歡快。

不過,正如湯臣所說,“愛人”最出色的地方就在於,賦予艾青和王斯兩個角色清晰的角色弧光和性格稜角。

整個起承轉合的脈絡行雲流水地貫穿其中,悄無聲息地讓觀眾們帶入其中,在一個沒有絕對黑白的故事裡,誰都沒有辦法說服誰,而是每個人都會根據自己的立場和觀點發表看法,爭論也就停不下來。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冬季檔的一片蕭索之中,“愛人”的討論熱度遙遙領先——

不僅僅是領先一點點。

不要說“還魂者”了,就連正在連連創造歷史記錄的“絕地武士”也無法相媲美。

以社交網路的流量為一個標準來看,“絕地武士”的流量已經輕鬆破五億,“還魂者”的流量也已經突破一億門檻,然而,它們都和“愛人”不在一個水平線上,基本就是輕量級和重量級的區別。

三十億。

“愛人”的討論流量已經摧枯拉朽地突破三十億。

當然,討論流量從劇組殺青之前就已經開始醞釀,包括狗仔事件等等,整個時間線還是拉得比較長;但“絕地武士”和“還魂者”也同樣如此,從演員卡司到幕後花絮再到宣傳推廣,全部作品都是一樣的。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沒有對比就沒有落差。

整個一月,“愛人”的討論流量就展現出一騎絕塵的強勢姿態,並且伴隨著時間的推進,還在節節攀升,一步一步拉開差距,為蕭索清冷的冬天帶來一抹亮色,儼然成為開年之後電影院最值得觀看的作品:

爭議,也就意味著關注。

一方面,“愛人”在青竹的評分開始緩緩下滑,正式跌破九分,暫時來到8.8的位置,可以看出網友們的分歧。

另一方面,“愛人”在青竹的評分人數已經突破二十萬,並且正在朝著二十五萬邁進,而“絕地武士”的評分人數則還是沒有能夠達到十二萬,差距不僅沒有縮小,反而被進一步拉大了。

那麼,票房呢?

有些電影,討論熱度衝破天,但票房數字就是不見起色,因為不感興趣的路人觀眾還是沒有任何興趣。

“愛人”,顯然不是這樣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