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許可之後,苗凱也聊了聊自己在劇組的感受——

“導演給予了我們很大自由,由我們自己去解讀去構建角色,然後在拍攝過程中,用鏡頭來捕捉表演。”

“導演唯一做的就是,對一些細節做出調整,主要是為了鏡頭更好地捕捉。”

“事實上, 一直到我們今天在大熒幕上看到成品為止,我們也不知道自己的表演到底如何,但看著大熒幕上的自己,不知道其他人怎麼想,老實說,我有些意外, ‘那真的是我的表演嗎’,我也不知道導演施展了什麼魔法。”

顯然, 陸潛是一位調教演技的好手。

如果現場有觀眾曾經閱讀過曾遠文、黎文貞的訪談,他們就能夠察覺到,“遊客”和“愛人”兩個劇組的情況稍稍不同,陸潛調整了自己的執導方式,針對演員、契合作品風格,最終賦予電影不同的質感。

窸窸窣窣。

可以明顯察覺到,穹頂影院現場竊竊私語的聲響在湧動,雖然他們不是演員,無從得知具體的差別,但從苗凱的話語裡就能夠深深感受到差異,這無疑為陸潛又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自然而然,觀眾們依舊不依不饒。

即使陸潛將話題引導向其他演員,但兜兜轉轉,話題又重新回到陸潛身上,並且又是再次針對張本卿。

“導演,請問一下,當初為什麼會選擇張本卿擔任這個角色呢?沒有冒犯的意思,但從刻板印象來看, 張本卿並不是人們腦海裡期待的最佳選擇, 我有些好奇,你的決定背後是否有什麼深意?”

張本卿表示:???

這算是躺槍嗎?

但是,這也算是預料之中的事情,這小半年時間裡,因為黑暗騎士的關係,網友們真是看張本卿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沒有事情也要挑出一些事情來,更何況張本卿的演技從來就不是強項。

簡簡單單的話語背後,隱藏的是普羅大眾對張本卿的普遍想法:

沒有演技,不適合一些角色——

準確來說,不適合大部分角色,黑暗騎士是如此,“愛人”就更是如此了。

然後,張本卿緊張兮兮地看向陸潛,非常非常擔心陸潛火力全開,不給自己喘息機會就來一個絕殺。

陸潛卻顯得很輕鬆,嘴角帶著淺淺的笑容,“小心, 這樣的話語,很容易引起誤會的。”

“我們可以理解為,你對張本卿有意見,顯然不喜歡這個演員選擇,是否也意味著我們的電影沒有達到預期?”

現場:……

氣氛有些沉默壓抑,準確來說,應該是尷尬。畢竟,打人不打臉,即使不喜歡張本卿,也不至於當面指出來吧?

更何況,難道他們轉身就忘記了“愛人”放映結束之後的雷鳴般掌聲嗎?他們喜歡這部電影,非常喜歡。

但陸潛的話語還沒有結束,話鋒一轉。

“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你特別特別喜歡這部電影,張本卿的表現打破了你的預期,帶來驚喜。”

呼……

現場氣氛馬上就發生了微妙的轉變,這就是說話的巧妙——

谷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