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笑不得的地方就在於,收視成績甚至比“湯臣有話說”自己後來的節目也還要出色,見證陸潛的人氣。

如果就連重播都能夠吸引如此多觀眾,那就證明節目是真正好看,網路之上的那些熱浪絕對不是泡沫。

毫無疑問,陸潛又再次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這位全程神隱、彷彿從來沒有參與節目錄制、拒絕配合宣傳的導演,卻輕而易舉佔據各大新聞媒體的頭版頭條。

“娛樂週刊”的記者江士奇透過電話短暫採訪了陸潛幾個問題,好奇著這位炙手可熱的人物為何缺席。

對此,陸潛表示,

“我正在忙碌電影的後期製作,‘愛人’自然不用多說,上映在即,收尾工作需要儘快,我正在和麥家安老師完成配樂,這是耽誤不得的;而‘突襲2’的後期製作工作也才剛剛開始。”

“我需要保持專注。”

至於節目取得的爆發性反應,陸潛則表示感謝。

“謝謝大家的喜愛,希望未來還有機會到湯臣先生的節目做客,還有希望大家也能夠像喜歡節目一樣喜歡這次的電影。”

低調,謙遜,雲淡風輕。

陸潛的電話採訪沒有能夠挖掘出更多東西,但這已經足夠,因為廣大觀眾的視線都已經朝著“愛人”聚集。

打鐵趁熱。

十二月二十三日,週三,“愛人”正式在穹頂影院舉行首映式——

又是穹頂影院,標誌性的穹頂影院,就如同藍鯨影業的那隻鯨魚一般,這座獨立電影院已經成為陸潛電影作品的另外一個標籤。

當記者和影迷們得知首映式場地的時候,全然不意外,甚至紛紛開始歡呼起來:

在更新換代越來越快的當代,藍鯨影業依舊堅持著一貫的風格與態度,這並不意味著保守,而是兢兢業業地堅守專業姿態,與穹頂影院之間的美好故事也是娛樂至死快餐時代的一段佳話,令人嚮往。

當然,批評之聲也客觀存在。

因為穹頂影院裝置老舊、環境欠佳,早就已經被時代淘汰,不說觀影體驗效果,大熒幕甚至無法跟上數字時代的播放要求,許多商業大片的數字格式都無法在這裡得到百分百體現,這無疑是非常遺憾的。

穹頂影院是否應該被淘汰,暫且不說,但可以肯定的是,穹頂影院並不是電影首映式的最佳場所。

藍鯨影業應該看得更加長遠。

這些批評聲音不絕於耳,但沒有能夠得到藍鯨影業的任何回應,倒是有公司內部人員向記者透露。

“顯然,那些批評和爭議的焦點不太準確。”

“如果深入探討膠片和數字拍攝對電影效果呈現的區別,那又是另外一回事,有些電影確實適合膠片,有些則適合數字。”

“導演並不是技術宅,他的焦點始終在電影之上。”

“如果‘愛人’需要一塊更好的螢幕,那麼他會前往其他電影院,這不是問題;但穹頂影院就能夠滿足播放條件,那又何必呢?”

“那些爭論,本質還是對電影的一種誤解,只有更好的螢幕更好的環境更好的音效才能夠呈現出電影的本質,而不是圍繞電影本身展開討論,他們的邏輯學應該好好補課一下。”

表面上,這是來自藍鯨影業公司內部人員的回應,但字裡行間的犀利卻是如此鮮明,到底是誰就心照不宣了。

不管如何,“愛人”依舊將首映式確定在了穹頂影院,然而,稍稍有些意外的是,蘇長亭似乎也有些嫌棄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