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2 鮮明對比(第2/2頁)
章節報錯
事實正如屈雨時所說,媒體和網友們沸沸揚揚的討論,始終在湧動著:
“突襲2”面臨困境,真的沒有問題嗎?
一方面,拍攝進度本來就嚴重滯後,也正是因為如此才引發一系列事件。
一方面,臨時更換導演更是雪上加霜,兩位導演的不同風格是否能夠契合,還是會誕生一個縫合怪?這次意外事故是否會成為陸潛導演生涯的滑鐵盧?
客觀來說,創作才華是一回事,處理爛攤子又是截然不同的另外一回事——
電影歷史長河裡,才華橫溢且舉世無雙的導演大師,臨危受命擔任救火隊長,結果卻演變成為車禍現場,此類案例數不勝數。
當然,影迷觀眾們也知道其中的困難,並不會過度苛責;但“感嘆”還是在所難免:
原來大師也不是全知全能的;原來大師也有翻車的時候。
然後,這些作品就會成為大師們職業生涯抹不去的黑點,等待大師們再次談起這些作品的時候就難免長吁短嘆。
“當初,為什麼要接手呢?”
接手的原因,有很多很多,有時候是迫不得已,有時候是一時心軟,有時候則是自信滿滿,但結局都是一樣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救火隊長”就是一個燙手山芋,沒有人願意輕易接手。
不過,話說回來,電影產業裡也存在著這樣一批導演,個人能力、個人風格、個人存在感並不是特別強,但基本功紮實,技術行活沒有問題,由他們來接手“救火”工作,往往能夠出其不意地帶來一些效果——
是好是壞,則是一門玄學。
於是,他們也贏得了一個“補鍋匠”的稱號。
至於他們本人是否願意被這樣稱呼,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是“補鍋匠”們也很難很難起死回生,然後讓作品重新煥發全新生命力,畢竟,藝術創作僅僅只是依靠補鍋是遠遠不夠的。
“突襲2”,也同樣如此。
影迷觀眾們舉起雙手雙腳歡迎陸潛的迴歸,但問題就在於,擺在陸潛眼前的難題,卻是一模一樣的。
如果是其他導演,觀眾們可能會多一些寬容,但調侃和吐槽還是無法避免;而現在是陸潛,情況又稍稍不同。
這位春風得意馬蹄疾的年輕導演,至今保持“不敗神話”,那些追捧那些讚揚那些成績形成一個難以置信的光環。
自然而然,普羅大眾對於陸潛的要求和待遇也發生變化,即使不是所有人都期待著一場失敗的滑稽秀,但不可否認的是,人人都好奇著陸潛接手的“突襲2”到底會呈現出一番什麼面貌。
焦點,沸騰。
然而,那些“好奇”可能需要冷靜冷靜了,至少在現階段,他們期待的場面不會發生。
因為,“突襲2”殺青了。
十二天。
準確來說,應該是十五天,扣除劇組停擺調整的三天,“突襲2”重新啟動拍攝之後,整整隻花費了十二天,陸潛就已經結束所有拍攝,宣告電影在盆塘的現場工作全部結束。
跌破無數眼鏡!
等等,什麼?
此前,喬福永前前後後折騰了一個多月,扣除因為意外事故而停擺的休息時間,劇組拍攝工作也進行了二十三天。
結果,留下一堆爛攤子。
現在,陸潛卻僅僅耗時十二天就結束了所有拍攝工作,這是真實發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