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 最高規格(第1/2頁)
章節報錯
規格不同,待遇也不同。
這次,湯臣不僅親自致電陸潛發出邀請,而且大費周章——
顯然,和一年前的那次節目首秀相比,有著天壤之別。
湯臣透過電話聯絡陸潛數次,全部都沒有能夠成功, 但湯臣也並不意外,因為他知道這就是陸潛的習慣。
過去一年時間,湯臣和陸潛私底下一直保持聯絡。
湯臣兌現了自己的承諾,邀請陸潛前往他家做客。
湯臣有三個孩子,其中年長的兩個只是比陸潛稍稍小几歲,基本算是同輩人, 彼此之間有著不少共同話題;湯臣的妻子也特別喜歡陸潛私下的談吐作風。
湯臣女兒的十八歲生日派對,陸潛沒有能夠親自到場,但是他在蔚海親自挑選了一位當地藝術家的畫作,漂洋過海地郵寄過去,作為成年禮物。
用湯臣的話來說就是,“她很喜歡,馬上就懸掛在自己的臥室裡。”
因此,湯臣也知道陸潛的習慣,很少很少使用電話或者郵件,就好像遊離在網路資訊時代之外的原始人一般,如果是進入工作狀態,那麼還要更加嚴重。
為了保持專注和投入,陸潛幾乎是切斷外界的所有聯絡。
湯臣見怪不怪。
急事的話,透過喻劭或者紀敘總是能夠找到陸潛的,就好像今天這樣,因為陸潛的“消失”肯定是在忙碌工作;否則,即使無法立刻聯絡到陸潛,但訊息丟過去,終究是會有迴音的, 就好像迴音壁一般。
只是週期稍稍長一些,需要耐心。
今天的連線,湯臣先詢問了喻劭接下來一段時間陸潛的檔期安排;而後才致電紀敘,輾轉找到陸潛。
其實,這些事情都不是湯臣的工作,邀請嘉賓的工作自然有相對應的工作人員完成。
而且以“湯臣有話說”的級別和資質,很少很少需要他們主動邀請,平時渴望出演節目的嘉賓都需要排隊,大型電影公司安排宣傳檔期的時候,全部都早早預約敲定時間;偶爾特殊情況,只需要亮出節目名號也就無往不利。
至少99%都是如此。
而陸潛則是那特別的1%。
湯臣親自致電,如此待遇,確實非同凡響。
紀敘不由就想起了一年前。
整整十二個月前他們還因為能夠出演“湯臣有話說”而激動不已歡呼雀躍,他甚至已經記不清楚自己當時前往攝影棚的時候是什麼反應了,那一天的經歷就好像夢境一般,只有一些模糊的片段在湧動著。
然而,現在?
“的確,如此待遇,即使沒有時間也應該挪出時間。”
紀敘輕輕頜首,表示贊同。
其實,可以想象,湯臣以如此待遇來邀請陸潛,蘭川業內必然有人發出問號:
值得嗎?就只是陸潛而已?
而且,懷抱著相似想法的業內人士應該不少,就和“蘭川日報”關於陸潛“不敗神話”的討論是同樣的道理。
雖然陸潛聲勢正猛,但湯臣真的有必要如此鄭重其事嗎?
其他電視節目應該也都非常希望邀請陸潛,卻也沒有看到他們舔著臉上門“苦苦哀求”,更何況是湯臣呢?
陸潛,配得上如此待遇嗎?
陸潛的特別之處到底在哪裡?
先是去年“湯臣有話說”打破業內僵局,破例邀請這位年輕導演登臺首秀;然後今年湯臣更是放低姿態親自上門邀請,就只是為了讓陸潛錄製一期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