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是劇組工作人員故意刁難喬福永,“小鬼難纏”, 那麼這就應該質問喬福永作為一位導演管理劇組的能力。

一種則是喬福永個人拍戲習慣不好, 拖沓懶散, “玩物喪志”的傳聞也就增加了一些可信性。

如果是後面兩種的話,業內電影公司應該都不太樂意,即使喬福永才華橫溢,但個人能力的欠缺往往可能導致劇組的拍攝成本直線上升,出現諸多沒有必要的支出,站在商業立場上,也就不太划算。

電影公司們,還是喜歡陸潛這樣,不僅工作效率出眾,而且成本利用率高,最後還能夠得到超高收益率。

看看大門影業和藍鯨影業合作的兩部作品就知道了,確實令人羨慕。

悄無聲息地,兩位導演在業內的口碑和名聲也發生微妙的變化,這也是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的事情,但這就是名利場,任何一點點風吹草動都可能被放到顯微鏡底下,然後走向一個未知結局。

當然,也不全部都是正面的聲音,在紛紛擾擾的議論聲之中,也有一些擔憂:

有沒有可能說,陸潛為了趕工而倉促結束工作?

考慮到救火隊長的工作本來就充滿挑戰,難度遠遠高於平時的拍攝工作;但現在居然還更加節省時間?

如果再考慮到續集拍攝工作的困難與風險,那麼擔憂就更加停不下來了。

“雖然我們真心希望能夠儘快在電影院看到’突襲2’,但我們更加希望能夠看到一部期待以上的’突襲2’。”

“期待,是因為相信陸潛導演,也希望導演不要辜負這份信任。”

種種。種種。

從方方面面都能夠感受到,無論是“突襲2”,還是陸潛,整個討論流量都在一步一步上升,甚至此前完全不瞭解劇組更換導演事件的網友們,也因為最新訊息而重新瞭解了一番,然後又紛紛加入討論。

同時,相較於網友們來說,藍鯨影業上上下下都顯得特別安定:

果然,導演不愧是導演,如此棘手的麻煩,來到導演手中就迎刃而解,“突襲2”的危機傷害已經被降低到最小。

重點在於,“突襲2”已經能夠投入後期製作,春季上映的檔期應該沒有問題,後續工作都能夠繼續展開。

重點還在於,“突襲2”劇組工作人員完完全全圍繞著陸潛凝聚起來,不需要開除任何人,就找到了安定。

重點又在於,藍鯨影業透過此次意外事件,以實際行動證實了自己的一系列措施,一方面是對替身和群演們落實的福利,並且正在透過經紀公司聯絡起來,希望能夠推廣;另一方面是對工作人員的保護。

事實,會說話。

行業內部,暗潮洶湧。

“突襲2”和“愛人”劇組的工作人員們則成為最重要的資訊源:

因為他們真實地與陸潛、與藍鯨影業合作過;因為他們第一線經歷了最近這些驚濤駭浪;也因為他們親身體驗了藍鯨影業的相關措施,真真假假,最有發言權。

訊息,如同漣漪一般,一圈一圈、一層一層地擴散開來。

現實生活是這樣,就好像夜空一樣,人們往往只能看到最明亮最閃爍的星星,注意力自然圍繞著它們展開,以至於忽略那些光芒微弱的、沒有存在感的星星,但事實卻是,沒有這些“無人關注無人知曉”的星星,星空也就不會那麼璀璨,甚至不會存在。

此時此刻,就是如此。

一顆又一顆“無人在意”的星星,正在徐徐點亮,然後悄無聲息地擴散開來,等待著照亮整個夜空的時刻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