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樂,走向,絃樂與管樂的音符碰撞,宛若瀑布轟鳴。

然後——

一家四口出現了。

墨鏡裝備,風衣飄飄,昂首闊步,就好像超級英雄電影裡主角們登場一般,完全就是特工一家的閃亮登場,甚至還能夠看到撲面而來的狂風將四個人的髮絲吹拂飄揚起來,實力演繹“走路帶風”的奧義。

配樂,慷慨激昂;鏡頭,三倍慢速。

哈哈,哈哈哈。

雖然電影完全沒有製造喜劇的意圖,但經歷整個跌宕起伏的故事,配樂和畫面碰撞出來的喜感著實令人忍俊不禁,電影院裡又再次稀稀落落地響起低低的笑聲,有種荒唐的黑色幽默。

而且不需要太仔細觀察就能夠注意到,四個人的站位也發生了變化:

兩個孩子分列兩側,兩夫妻則並列中間,馬旭靠著馬文、馬蓮靠著陶麗,然後四個人都擺出特工登場的強大氣場,大步大步前行,彷彿走上伸展臺的世界頂尖模特般。

電影,到這裡就結束了——

導演:陸潛。

製片:紀敘。

螢幕一黑,字幕就跟隨著古典樂的旋律緩緩流淌而出,但放映廳裡並沒有出現離場的騷動,所有觀眾都非常安靜。

在三大電影節上,所有人達成一項共識:

電影是導演的藝術,同時也需要整個製作團隊的密切合作才能夠完成創作,所以字幕表裡出現的每一個名字都值得尊重。

也許因為種種原因,他們無法像演員、導演、編劇等等核心主創人員們一樣,站在鎂光燈下接受掌聲,但至少他們應該得到一份尊重與認可,觀眾們應該留在放映廳裡看完片尾字幕,這是最基本的觀影禮儀。

當然,整個時代越來越浮躁,追求“三分鐘看完一部電影”的人們越來越多,有耐心看完字幕的觀眾更是鳳毛麟角,所以,三大電影節提出這樣的倡議,至少在電影節裡可以保持這份禮貌。

此時就是如此。

字幕,緩緩流淌,但現場觀眾並沒有發出聲響,更加沒有移動。

而且,電影結束了,可是電影所帶來的思想衝擊才剛剛開始,毫無疑問,陸潛確確實實帶來了一部特別的作品——

等等,思緒還沒有來得及展開,大銀幕又再次亮了起來,電影居然還沒有結束!

這是彩蛋嗎?

現場觀眾們的注意力又重新被大銀幕吸引了過去。

畫面裡是一輛大巴,在九曲十八彎的公路之上行駛,白雪皚皚的雪山之間可以看到那條青色公路的延伸,深綠色和炭黑色如同素描一般寥寥數筆勾勒出公路的剪影,美得令人不由屏住呼吸。

電影最美妙的地方就在於,鏡頭之中有種潺潺流動之感,即使沒有什麼特別的內容,卻也讓觀眾忍不住屏息凝視,視線就這樣跟隨著畫面裡的雪山和大巴一起呼吸一起湧動,大銀幕的光影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就在此時,嘎吱。

大巴司機一個緊急剎車,在懸崖轉彎邊上顯得有些小心,以至於觀眾的心臟也跟著提起來,但還好只是短暫的一個停頓,調整出空間之後又繼續前行。

嘎吱。

下一個懸崖轉彎的時候又一次緊急剎車,顯然這位司機對於眼前面臨懸崖的急轉彎有些恐懼也有些謹慎,每次都要剎車控制一下方向盤,也是令人心驚肉跳,但還好這次也順利透過了。

嘎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