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3 一枝獨秀(第2/2頁)
章節報錯
為什麼電影能夠在蔚海和塞卡引爆討論狂潮,為什麼諸多影評人迫不及待地稱讚陸潛顯露“大師氣象”,為什麼董瑞茜和張本卿等人願意出現在陸潛全新電影製作陣容裡——
陸潛,值得。
這才是原因。
但,這依舊不是全部。
票房呢?
當然,藝術電影的票房從來都不是重點,拿“遊客”和“突襲”的票房比較,這根本就沒有任何比較的價值。
準確來說,“票房成功”的定義,在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的身上,是截然不同的。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 在商業時代,即使是藝術電影也必須考慮回報率,票房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更何況,陸潛至今為止依舊保持票房不敗神話,難以置信的利潤回報率更是各大電影公司最為眼紅的關鍵——
否則,流光影業怎麼可能同意施文勳膽大包天的提案?唯一能夠說服流光影業既往不咎的,就是更大的利益。
所以,“遊客”的票房如何?更準確一些,利潤回報率如何?陸潛能否延續自己的不敗神話,就連藝術電影也不例外?
儘管新聞媒體都知道,這有些“強人所難”了,畢竟沒有人能夠保證藝術電影的票房;但還是忍不住期待。
視線,就這樣熙熙攘攘地聚焦在“遊客”的票房數字上。
十月第二週,全球電影週末票房排行榜,“火星任務”蟬聯冠軍。
這部由張本卿至交好友馬達主演的作品,成為今年頒獎季的一匹黑馬,明明是一部科幻/喜劇電影,卻實現票房和口碑雙線飄紅,上映兩週累積票房就已經輕鬆突破七億,優秀的表現引發一片驚歎聲。
傳聞,電影發行公司雄獅影業信心滿滿,準備改變計劃,為電影衝刺金冊獎發力,集中力量主攻導演、男主角和劇本等幾個獎項部門。
在“火星任務”之外,全球電影週末票房排行榜還有另外一個身影吸引了無數視線:
排名第二十七,“遊客”。
等等,這排名數字都已經接近榜單的後半部分了,有什麼值得關注的嗎?
原因非常簡單:
一間院線,週末三天累積票房兩百萬。
這也意味著,電影的單館票房高達兩百萬,然後,歷史記錄就這樣誕生了——
“遊客”成為有史以來單館票房排名第二的真人電影,僅次於今年三月上映的作品“大酒店”,一前一後地重新整理歷史最好成績。
等等,什麼?
陸潛又創造歷史了?而且這一次還是藝術電影在票房方面創造歷史?
這……這也太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