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人”劇組的最後一場戲,拍攝並不順利。

記者們,一度突破片場封鎖,如同洩洪一般闖入劇組、打斷拍攝,驚動索證當地警方,由官方出面維護秩序,這才避免了混亂和傷亡,讓劇組能夠重新回到工作軌道上。

似乎因為外界干擾,拍攝當天就沒有能夠完成,最終不得不延遲到第二天。

然而,事實卻是——

陸潛臨時改變拍攝計劃。

“愛人”的最後一場戲,是什麼內容呢?

艾青和王斯重聚。

王斯已經知曉艾青的真實面目,他嘴巴上口口聲聲說要離婚,但其實他知道,這場戲自己必須演下去,否則他的謊言被戳穿就再也沒有辦法迴歸平靜生活,網友們會將他生吞活剝。

艾青也知道婚姻必須延續下去,因為他們都已經沒有退路;同時,還因為王斯已經完全落入她的掌控,正在一步一步成為她所期望的丈夫,而這場婚姻也正在成為她理想中的關係。

原因?

因為記者們如同鬣狗一般紛紛聚集,關注著這對話題夫婦,娛樂至死的年代,人人都希望從他們身上挖掘出一點東西;記者們又如同禿鷲一般上空盤旋,時時刻刻注意著他們的一舉一動,就連腐爛的屍體也絕對不會放過。

他們,已經沒有退路。

所以,最後一場戲就是艾青和王斯接受電視臺採訪,兩個人前一秒還恨不得殺死對方、下一秒就必須在電視鏡頭面前秀恩愛。

此情此景,是否有些耳熟?

電影與現實,無縫銜接,打破第四牆,想象照進現實,儘管主角有些區別,但洶湧而至的媒體卻如出一轍。

於是,陸潛臨時做出一個大膽決定,拍攝一些額外鏡頭:

首先,透過無人機從高空俯瞰,展示全景。

其次,透過隱藏攝像機,由陳慕穿行在記者人群之中,展示置身其中的近景。

再次,透過別墅之內設定的攝像機,由內往外捕捉遠景。

電影裡,電視臺抵達艾青和王斯的家,為他們拍攝製作一起特別節目,所以整個攝影團隊出動索證。

現實裡,記者們抵達索證片場,爭先恐後地捕捉現場狀況,整個場景與電影裡保持一致。

這些臨時補拍的鏡頭,比表演更加真實、比電影更加荒誕,卻能夠完美無缺地形成契合。

當陸潛提出整個拍攝計劃的時候,沈言書直接驚呆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很快,沈言書就發現,陳慕和尹書堂等人都眼露精光,面對挑戰的躍躍欲試完全沒有掩飾,一個個都摩拳擦掌地準備上陣:

果然,和陸潛在一起工作,總是能夠碰撞出想象之外的火花。

無疑,這是一場冒險,刀尖之上狂舞的冒險,稍稍不注意就可能萬劫不復——

暫且拋開沒有經過同意就進行拍攝的肖像權、隱私權等等不說,以鏡頭真實記錄記者們表現的這一動作本身,就是一種挑釁。

一旦被記者發現,“愛人”恐怕就要陷入千夫所指的境地了。

關鍵就在於,這部電影確實嘲諷了媒體一番,但媒體不是主角,結果卻因為媒體而導致作品陷入困境,這是不是不太划算?

的確,陸潛非常大膽,但他並不愚蠢。

所以,鏡頭的拍攝十分講究——

虛焦。

除了高空俯瞰鏡頭之外,其他補拍鏡頭的重點就在於模糊焦點,製造出一種熙熙攘攘、湍流不息的流動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