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博也不見得願意背黑鍋,這是什麼意思?

紀敘細細咀嚼了一番,思緒順著陸潛的話語發散蔓延開來。

“你是說,我們需要將他描述的越狼狽越窘迫就越好。”

“甚至說你狠狠揍了他一頓?他留著鼻血帶著熊貓眼,如同喪家之犬一般落荒而逃。”

陸潛輕輕頜首——

莊博,應該不願意自己被描述成為一個窩囊廢的形象。

其實,如果莊博忍氣吞聲,陸潛的“惡魔”形象應該能夠製造一波熱點;但代價就是莊博成為受害者,而且最重要的是,新聞還不是莊博爆料出去的,這也意味著莊博沒有任何收穫——

假設,爆料是莊博自己爆的,他爆出獨家新聞,然後以受害者的姿態出現在版面上,他肯定願意把自己描述成為受害者,怎麼嚴重怎麼誇張就怎麼來。

但現在莊博成為他人口中的受害者,甚至是窩囊廢,這就是兩回事了。

不要忘記了,莊博自己也掌握獨家,他和陸潛在片場裡的對峙,來龍去脈就只有他自己一個人知道,在滾滾新聞熱潮裡,他未必就能夠按耐得住寂寞。

所以,“負面新聞”,是否真的對陸潛不利?也沒有必要那麼篤定。

紀敘很快就想清楚了陸潛的計劃:

他們先製造出一波熱點,轉移視線;等待“突襲2”劇組的事情解決之後,他們再出面,以官方立場呈現整個事情的原貌。

也就是說,只要記者和莊博之間的“真相之爭”越熱鬧越誇張,不同的說法越戲劇越狗血,如同一場鬧劇,那麼劇組最後的官方立場就越具有說服力,圍繞在陸潛身上的負面影響也就越微弱。

事情,確實還有很多運作空間。

但問題就在於,紀敘還是擔心那件事。

“值得嗎?”

“是,我們可以這樣做,但這就等於把髒水往自己身上潑,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值得嗎?”

紀敘的視線落在陸潛身上——

其實,“突襲2”劇組的事情,根本就沒有那麼嚴重,以藍鯨影業的立場,花費一點點功夫就能夠解決。

但是現在,陸潛卻大費周章地繞一個大圈,沒事找事地製造一堆混亂——

值得嗎?

這是一個好問題。

人生,終究在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也許是榮譽也許是名利也許是成功也許是愛情,也許每個人的定義都不相同,但最後的最後,每個人都在追求一個目標,一個兌現價值的目標。

陸潛,沒有正面回答紀敘的問題,而是反問了一句。

“如果‘突襲2’劇組工作人員的停工問題沒有能夠妥善解決,那麼你認為,當我們說藍鯨影業希望為非正式演員和幕後工作人員謀福利的時候,有人會相信嗎?”

紀敘,張了張嘴,卻終究沒有發出聲音。

從第一視角出發,“突襲2”劇組的事情,確實是一個醜聞,而且傷害的是藍鯨影業的利益——

停工,也就意味著成本支出。

這些成本,又不是喬福永出,也不能從喬福永的片酬裡面扣,就只能藍鯨影業承擔後果。

如果是大公司的話,他們會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