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相較於“愛人”開機那段時間的人山人海, 數週時間過去,聚集人員數量銳減七成, 甚至可能還更多, 現在依舊能夠保持耐心在片場苦苦守候的——

要麼就是耐心超強,要麼就是固執作祟。

其中,有記者,來自大型媒體或者嚴肅雜誌;也有狗仔, 來自正規網站或者單打獨鬥的自由供稿人。

一開始,記者和狗仔之間涇渭分明, 恨不得直接劃出一條楚河漢界來,但慢慢地,那條界線就開始模糊,漫長而枯燥的等待,讓他們彼此的身份鴻溝漸漸消失,在新聞面前,不知不覺就同仇敵愾起來。

有種置身於同一個戰壕的情誼悄然滋生。

裡面,就包括了莊博。

莊博,最近有些鬱悶,不對,更準確一點來說,是鬱悶加上憋屈,還有煩躁。

作為“八毫米”的簽約狗仔,今年六月在蔚海機場製造出轟動整個娛樂圈的“陸潛VS陶染”傳奇事件,至今依舊有同行津津樂道:

畢竟,現在能夠正面硬抗頂流陶染並且安然無恙全身而退的, 也就只有一個陸潛了——

哪怕陸潛從來就沒有在意過流量,更加沒有在意過陶染。

蔚海電影節結束之後,莊博就一直在貼身跟蹤陶染,數次爆料陶染情緒失控,並且和狂熱粉絲髮生衝突,又再次在社交網路引發熱議,粉絲之中也分為支援派和反對派,內部分裂的衝突越發洶湧起來。

儘管陶染現在流量依舊狂熱,但石磊後來居上搶走不少矚目視線,而且陶染的路人盤也開始轉衰,本來陶染前往蔚海電影節就是希望尋求職業生涯的突破口,結果不僅沒有,反而深陷泥沼,可謂是水深火熱。

無疑,莊博扮演了重要角色。

上個月,“愛人”劇組低調地在索證開機,但阻擋不住狂熱的記者和狗仔,一窩蜂地全部湧向索證。

其中,也包括了莊博。

莊博的直覺告訴他,“愛人”劇組內部應該是暗潮洶湧,從裡到外從上到下都是話題,空氣之中都瀰漫著貓膩的氣息,從董瑞茜到裴成琳再到張本卿,個個都隱藏著爆點,一旦挖掘出來,可能又是一個重磅。

但問題就在於,莊博始終沒有挖掘到任何蛛絲馬跡。

劇組的拍攝工作,一路順風順水,順利得超乎想象,以至於莊博和同行們都忍不住犯嘀咕:

張本卿的表演,確定沒有問題嗎?

夏穎佳不久前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就表示,陸潛在拍攝“解除好友”期間展現出強烈的控制慾,對於表演細節的掌控近乎嚴苛,從專業層面來說是敬業的表現,但對於演員來說,“如同一個無法醒過來的噩夢”。

字裡行間就能夠感受到,夏穎佳已經非常非常剋制了,考慮到陸潛現在快速崛起的聲勢,她也不敢多說什麼,距離“解除好友”上映已經整整十八個月過去之後,她才小心翼翼地說出自己內心的感受。

然而,夏穎佳的話語還是引發熱議,關於陸潛在片場的霸道和強勢,不絕於耳,“惡魔”的稱號也揭開美化的面具,顯露出背後的猙獰。

熱鬧,主要還是集中在吃瓜群眾們那裡,業內人士們則是見怪不怪——

陸潛掌控片場的行為沒有越界,那麼就沒有討論的必要。電影和其他工作一樣,員工和領導之間的相處從來就沒有那麼簡單,更何況電影作為藝術創作,隱藏其中的不確定性又更多。

真正讓業內人士感興趣的是,陸潛對演員的調教確確實實厲害,夏穎佳的話語反而是間接證明了這一點。

那麼,“愛人”劇組到底是怎麼回事?

難道不是應該因為張本卿的存在而雞飛狗跳、不得安寧嗎?為什麼如此順利?為什麼如此風平浪靜、其樂融融?為什麼一點爆點噱頭都沒有?

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