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

安靜的空氣被撕破,陸潛的聲音在片場上空迴響,中斷了這一場戲的拍攝。

儘管對講機因為訊號不穩定而傳來沙沙聲響,干擾陸潛的資訊傳達;卻依舊能夠感受到,陸潛情緒的穩定——

這與拍攝張本卿戲份的時候是不同的,因為現在正在拍攝裴成琳的戲份。

果然!

“很好,沒有問題,我們準備下一場戲的拍攝。”

對講機裡持續傳來陸潛的聲音,對這場戲非常滿意,直接就宣佈這場戲的拍攝到一段落,前後只是耗時三十分鐘而已。

“愛人”的拍攝工作,度過第一階段的磨合期,進入第二階段的高速運轉期已經有一段時間,拍攝非常順利——

也許,張本卿的戲份依舊是問題,耗時耗力,每次拍攝,陸潛總是需要和張本卿展開對話,長時間對話。

但至少,最終還是能夠拍攝出期待的效果,那麼消耗的時間和精力也就不再是問題了。

而且,張本卿站在陸潛面前,再也沒有發過脾氣,就連劇組負責後勤的工作人員都表示,張本卿的少爺脾氣似乎已經收斂起來,他們的工作也因此變得簡單許多,連帶著整個劇組氣氛都變得情況起來。

然後,就有人調侃張本卿“犧牲”自己一個、造福整個劇組大家。

歐棟材也聽到了這些玩笑, 又不敢和張本卿說, 只能私底下自己一個人氣悶不已;但內心深處確實也悄悄地、稍稍地鬆了一口氣,只要張本卿“不惹事”,那麼他的工作確實也跟著輕鬆起來。

重要的是,拍攝重點漸漸地開始朝著裴成琳傾斜, 裴成琳也用實際表現回報陸潛的信任, 證明了擊敗董瑞茜等一眾金冊獎影后拿到這個角色,絕對不是運氣:

內斂, 冷峻, 豐富,犀利, 層次。

裴成琳對於艾青這個角色的解讀和演繹, 令人不寒而慄的同時,又令人慾罷不能,展現出獨特的魅力。

其實,裴成琳和張本卿一樣, 是以“花瓶形象”開啟演員生涯的, 順利開啟局面, 然而, 卻也因為出眾的外型而帶來諸多偏見。

多年來, 裴成琳一直努力打破刻板印象所帶來的束縛, 但收效甚微, 娛樂產業對於外型的追求和重視早就已經成為一套枷鎖, 一句“花瓶”就能夠讓演員的所有努力都“被消失”, 不是看不到而是不想看。

飽受刻板印象苦惱的,裴成琳不是第一個, 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正是因為如此,裴成琳擊敗一眾強大競爭對手拿到艾青這個角色, 業內的反應遠遠比想象中更加深遠。

但也同樣因為這個理由,董瑞茜對裴成琳產生一種共鳴, 陸潛才能夠透過試鏡錄影順利地說服董瑞茜。

如果認真深入剖析的話,裴成琳和張本卿之間的相似之處比想象中還多:

兩個人都家世不俗, 世界名牌大學畢業, 即使演員工作沒有成功也不會窮困潦倒。

某種角度來說,選擇這兩位演員出演王斯和艾青,確實是天衣無縫地完美契合,方方面面都是如此。

不過, 裴成琳和張本卿的最大不同就在於:

演技天賦。

張本卿是自以為天賦異稟並且拒絕努力和學習,進入娛樂圈帶著一種玩票性質的輕鬆, 十年如一日地堅持自己的那一套表演方法,所以一直到現在仍然原地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