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創作是這樣一回事:

瓶頸,遲早會出現,即使難得一遇的天才也不例外,區別只是在於,早一些晚一些罷了。

而且,只有非常非常少數的一部分人能夠突破瓶頸完成蛻變,而更多人則被卡在瓶頸裡徹底迷失,光芒散盡之後,遁入平庸。

陸潛不確定自己的瓶頸什麼時候出現,但是,透過拍攝“遊客”,他察覺到了自己的懈怠,於是就希望做出改變。

時時刻刻保持創作活力,至少在創作靈感巔峰期之內,期待著能夠創作出更多優秀作品。

“愛人”的拍攝,陸潛就希望能夠重新找回態度,不過,“愛人”這部電影的拍攝環境又稍稍有些不同。

在野鬃,自然光是劇組營造氣氛的最好手段,某種程度來說,長時間等待之後,儘可能抓住自然光線展開拍攝,不管成功與否,累積素材確實是有種強迫症的驅使作祟。

在索證,這裡則是另外一種情況。

這裡陽光明媚、天高氣爽,秋天的美好天氣讓劇組時時刻刻豔陽高照,僅僅依靠自然光很難營造出“愛人”所需要的氛圍,所以,他們一方面需要透過人工光線製造效果,另一方面則需要後期配合調整。

再加上陸潛希望能夠提高拍攝效率,確保拍攝前的佈置和拍攝後的剪輯能夠完美配合,讓整個劇組高速運轉起來。

最後,陸潛拍板決定,他們尋找一家專業視覺特效公司合作,一邊實地拍攝,一邊同步製作後期:

唐塔視覺特效工作室。

這間工作室資歷並不深,進入電影行業也就短短不到四年時間,但他們的母公司是製作動圖格式以及文件閱讀的唐塔科技。

唐塔科技是全球最頂尖的電腦程式/軟體公司之一,位居金字塔頂尖超過十五年,但是伴隨著電腦技術、移動訊號技術等等的全面發展,動圖格式以及文件閱讀的上升空間越來越窄,甚至慢慢落後於時代,他們正在被緩緩淘汰。

唐塔科技也意識到,影片和影像才是未來,而且越來越高畫質、越來越真實的影像將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於是,他們在公司進入下坡路之前,就高瞻遠矚地做出盤算和行動,成立唐塔視覺特效工作室,開啟全新業務。

成立之後,唐塔視覺特效工作室經歷前期的軟體開發、技術磨合之後,真正進入電影產業展開工作也就不到兩年時間,依靠著母公司的深厚底蘊,聚集著一批頂尖人才,前期開發以及投入製作的工作都一切順利。

陸陸續續地,唐塔視覺特效也參加了一些小專案和電影區域性視覺特效的工作,小試牛刀——

普通觀眾對於視覺特效始終有著誤解,他們往往認為,只有爆炸場面、超級英雄電影的打鬥場面才需要視覺特效,但事實上,視覺特效一直是電影非常基礎的組成部分。

比如,“遊客”裡的雪崩場面,就是視覺特效,畫面並不恢弘,更多強調的是真實,但透過實際拍攝的話,耗時耗力不說,往往也難以製作出真正想要的效果,甚至可能出現危險,所以,電腦特效是最好的辦法。

類似的情況,數不勝數。

比如,透過電腦特效打造出一座城市,讓劇組在蘭川就能夠拍攝出全世界所有城市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