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5 進入軌道(第2/2頁)
章節報錯
然後,紀敘就看到陸陸續續去而復返的記者們——
又一次地,陸潛證明自己對記者確實有著獨特見解。
陸潛說過,記者是有好奇心的,就好像五歲的孩子,越是阻止越是禁止,他們的好奇心就越是無法遏止,並且會蠻不講理地硬闖,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比如,五歲的孩子想要吃冰淇淋,即使父母不允許,他也會直接在地上打滾撒潑,全然不會在意他人的目光——
到了七歲、十歲之後就有了羞恥心,他會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很丟臉;但在五歲,他只是懵懵懂懂意識到這樣一個可能,卻終於抵擋不過自己想吃冰淇淋的迫切。
記者,也是如此。
所以,面對記者的時候,“堵不如疏”才是最正確的方案。
與其遮擋得嚴嚴實實,激發起記者的鬥志,時時刻刻都需要和無孔不入的媒體鬥智鬥勇;不如不經意間洩漏一些“秘密”,讓記者千辛萬苦的追逐和探索能夠有所收穫,不至於做出任何冒險的過激舉動。
最重要的是,“秘密”又能夠掌控在劇組手中,由他們來決定記者們看到什麼聽到什麼,無形之中透過記者來完成宣傳,這等於擁有了免費勞動力,同時勞動力還沾沾自喜。
剛剛,紀敘就是如此。
他意識到陸潛和張本卿的劍拔弩張,雖然他沒有預測到張本卿暴怒離開劇組的舉動,但他也知道記者們可能會察覺到蛛絲馬跡而進入劇組挖掘內幕,到時候劇組就要進行嚴防死守的局面,反而陷入被動。
於是,紀敘就悄悄地派出攝影三組,前往下一個片場提前準備,但重點是,他們需要如同間諜一般做出偷偷摸摸的舉動,並且確定一位核心工作人員,帽子、口罩、衣服等等全副武裝,神秘兮兮地跟著團隊一起移動。
果然。
記者上鉤了,偷偷摸摸地尾隨前往下一個片場,在被發現之後,攝影三組的工作人員還和記者們據理力爭,發生了一點口角衝突,進一步讓記者們確定這裡隱藏著貓膩。
等記者們返回的時候,這裡的事情已經全部解決,進入正軌。
紀敘,在看著記者們。
記者們,也在看著紀敘。
紀敘對著他們露出一個微笑,打招呼示意。
然後就可以看到,記者們也紛紛對著紀敘流露出一個笑容,嘻嘻哈哈地擊掌慶祝著,似乎正在吐槽著“紀敘對剛剛發生了什麼一無所知”,期待著紀敘看到新聞報道時候第三片場被爆料出來之後的表情。
雙方互相看著彼此,然後互相認為對方是傻子,其實,這樣很好,皆大歡喜。
然後,紀敘就轉身進入片場,今天的第一場戲,還沒有拍攝完成呢,但現在至少可以確定,記者應該不會前來搗亂了。
事實,也的確如此。
劇組工作人員們一個個都嘖嘖稱奇,非常期待著後續拍攝,全然沒有此前噤若寒蟬的模樣,幹勁十足地投入工作,整個劇組的運轉格外順暢。
而張本卿?
張本卿依舊是張本卿,他只需要“扮演”好自己,那麼一切就都沒有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