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荒野”的問題在於,整個處理顯得太輕盈也太小資。

沒有了“買傢俱樂部”故事本身的話題加成,雷讓的情緒處理又回到了早年自己的狀態,深深陷入自我情緒裡無法自拔,然而又沒有能夠與觀眾產生共鳴,最終結果就是情緒力量是有的卻無法傳遞出來。

儘管如此,董瑞茜的表演,大受好評。

在這部作品裡,董瑞茜全程素顏出鏡,而且徹頭徹尾展現出荒野生存的真實,可謂是將最真實的自己展現在螢幕上,再加上雷讓的情緒化鏡頭特別擅長捕捉表演的細節和層次,又給予董瑞茜更多展現空間。

董瑞茜並沒有刻意發力,全程一直在做減法的表演卻能夠讓觀眾深深感受到角色的掙扎,然後一點一點沉浸進入角色的世界。

比起董瑞茜登頂封后的作品來說,“走進荒野”倒是贏得了更多讚譽,不少觀眾在觀看電影結束之後都紛紛感嘆:

不愧是金冊獎影后。

但是,這個角色這個表演,是否具備足夠的衝擊力,讓董瑞茜在頒獎季裡殺出重圍,這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法官”的問題則在於唐生依舊沒有能夠擺脫超級英雄的形象困擾,整部電影都能夠感覺到他在竭盡全力壓著表演,但整個表演模式和套路仍然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用觀眾的話來說就是:

看起來就好像陷入中年危機、想要刻意控制自己卻還是不經意間流露出搞笑本能的超級英雄。

如此一來,不僅沒有突破自我展現表演的更多靈性,就連自己最拿手的那一套人物魅力也消失殆盡。

令人失望。

而且,電影太過貪心,中段部分的枝椏太多太碎,不僅臃腫無趣,導致觀眾注意力下降;而且對於主線、對於人物也都沒有起到正面的積極作用。

最終呈現出來的成品,質量是有的,事實上質量還不錯,但偏偏無聊乏味得厲害,想罵也找不到切入口。

整體而言,“走進荒野”和“法官”的討論熱潮都趨於平穩,讚揚和批評都有,卻都不激烈,這才是最大問題。

轉眼之間,塞卡熙熙攘攘的洶湧熱浪就將兩部作品淹沒,以至於劇組工作人員也有些錯愕,此時也無法判斷:

陸潛缺席塞卡以至於他們缺少了一個話題炒作支點,所以,現在看來,真的是好事嗎?

不管如何,為期十一天的塞卡電影節順利落下帷幕,場外話題沒有帶來太多影響,觀眾們還是積極參與到電影節之中,然後熱情洋溢地投出自己一票,選擇出心目中的前三名作品。

閉幕儀式當天,塞卡電影節並沒有頒獎儀式,只是召開新聞釋出會,宣佈了今年觀眾選擇獎的得主。

第一名,傳記電影“解碼遊戲”,聚焦計算機發明者的生平故事,同樣也是改編真實故事、真實傳記的一部作品。

第二名,“遊客”。

第三名,另外一部傳記電影“獵手”,也是今年蔚海電影節備受讚譽的作品,本來媒體都預測能夠得獎,最後卻悄無聲息地被遺忘,現在來到塞卡,又重新出現在大眾視線之內。

當塞卡電影節觀眾選擇獎出爐的時候,也就標誌著,競爭已經吹響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