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 處處留香(第2/2頁)
章節報錯
顯然,即使陸潛不在場,江湖也處處流傳著陸潛的傳說。
按照預期設想,“遊客”已經在蔚海首映曝光,媒體場的熱度應該不會太誇張,觀眾場的矚目程度應該也遜色於“走進荒野”和“法官”這樣選擇塞卡首映的作品,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媒體場,場場爆滿。
因為當時在蔚海,“遊客”就是一票難求,一大批媒體都沒有能夠觀看到,現在來到塞卡自然不能錯過;而且,其中還有大量媒體表示希望二刷三刷,並不是因為燒腦,而是因為電影每次觀看都能夠挖掘出不同細節,然後看出陸潛的巧思。
比如,馬文和陶麗夫婦的度假村房間號“429”。
在蔚海的時候,幾乎沒有人注意到這個細節,一直到塞卡,馬文夫妻在走廊的數次對話鏡頭才讓觀眾察覺到數字背後的意義。
更何況,大部分媒體記者都邁入中年,自己的婚姻生活也面臨著諸多問題,“遊客”這部電影聚焦在中產階級身上,折射出的婚姻問題確確實實戳中脊樑骨,然而陸潛卻是社會新鮮人,那麼他到底是怎麼做到如此透徹又如此犀利的呢?
探究、好奇、自我投射等等原因,讓媒體欲罷不能。
觀眾場,場場爆滿。
電影院門口高高舉起“求票”牌子的觀眾就是一道亮麗風景線,要求加場的聲浪一波高過一波,以至於電影節官網都被擠到癱瘓,這也讓組委會狠狠體驗了一把蔚海電影節的待遇。
“難怪能夠征服蔚海”、“厲害確實太厲害了”、“最佳導演實至名歸”、“萬萬沒有想到陸潛執導劇情電影是如此風格”、“看不懂但大受震撼系列”、“電影到底是怎麼做到好笑和驚悚同時發生的”、“情人節必看電影系列”、“強烈推薦情侶觀看”……
沸沸揚揚的討論不絕於耳,儼然已經成為塞卡電影節的第一爆款。
稍稍令人意外的是,普羅大眾甚至比專業影評人更加喜歡,他們所看到的不是中產階級婚姻裡性別關係以及道德枷鎖的困境,而是婚姻現實裡的謊言與真相,看似精緻美好的表象底下卻是滿地雞毛的狼藉。
與“解除好友”、“突襲”確實是截然不同的風格,但核心又隱隱約約相似,又黑色又驚悚,令人慾罷不能。
“加場”。
這已經成為“遊客”的關鍵詞標籤,不僅是觀眾場,就連媒體場也有加場呼聲;而且,在發行市場之上更是炙手可熱。
不同地區希望引進“遊客”的發行公司如同過江之鯽,因為陸潛的票房不敗紀錄,也因為電影的備受讚譽,發行公司們紛紛都對票房成績表示出了信心,場面確實熱鬧非凡。
儘管現在塞卡電影節依舊正在進行時,但從目前局勢來看,藍鯨影業很有可能在“遊客”正式公映之前就回收成本並且實現盈利,即使是劇情電影也依舊延續陸潛在“收益率方面”的出色表現——
比起獎項來說,收益永遠是各大電影公司最最看重的,就連獎項也是為了打造品牌進而實現更多收益的一個環節而已。
如果說“遊客”本身的巨大成功時時刻刻圍繞著陸潛展開,曾遠文和黎文貞兩位主演也無法擺脫導演的光芒,那是情有可原的;那麼“走進荒野”和“法官”劇組頻頻聽到陸潛的名字就令人哭笑不得了。
也就是說,不管陸潛是否出席塞卡,該來的還是來了,哪怕不在場,“陸潛”的陰影依舊出現在塞卡的角角落落,證明自己的強大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