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瑞茜的話,她一直以來都是相對依賴情緒的,她需要導演對於臺詞、動作、表情的細節作出執導才能夠展現出表演的力量,所以她呈現的角色或多或少有些相似之處,不僅僅是因為她的外表而已。”

“這次,為了突破自己,也是為了打破形象,所以她刻意外放了一些,並且迴避直視鏡頭,透過臺詞來增加情緒的力量,改變一些細節,試圖運用技巧來增加角色的稜角。”

“從試鏡來看,其實效果不錯,但還是能夠看得出來,內心深處的缺乏自信,所以她對角色的詮釋太過表面,最重要的是,她在臺詞上花費了太多心思,卻沒有能夠在表情上呈現出來。”

“為什麼?”

“因為她感受到的情緒是單一的,不夠豐富也不夠錯雜,要知道,人類的情感是語言所無法輕易闡述的,面對婚姻的失敗,不僅僅是憤怒就能夠解釋一切的,也不僅僅是失望就能夠迫使她做出極端選擇的。”

“這種錯覺,應該交織在一起,臺詞、表情、眼神都是表演的一部分,另外,還需要導演的鏡頭呈現來完成一點點幫助。從目前來看,董瑞茜的發展方向是正確的,但如果最終拍板出演的話,我們還有很多很多工作需要完成。”

管舟非常意外,沒有忍住打斷了陸潛的話語,“導演,我一直都以為,表演是演員的事情。”

“是,也不是。”陸潛輕笑了起來。

“表演的確是演員的事情,但優秀的導演卻應該知道如何捕捉如何呈現表演,並且將表演與電影融合在一起,所以,歸根結底,表演也是導演的工作。”

“否則,為什麼同樣都是優秀演員,在某些電影裡,表演就能夠大放異彩,但在某些電影裡,卻顯得木訥呆板?同樣,為什麼同樣都是面癱,有些演員在鏡頭前似乎就能夠展現出層次,但有些則好像剛剛從墳墓裡爬出來的喪屍。”

“原因,很多很多,沒有那麼簡單,演員自己的責任也佔據大部分原因,但不可否認,導演扮演了重要角色。”

導演的諸多職責之中,調教演員是一部分,捕捉表演、呈現角色則是另一部分,這也再次證明電影是導演的藝術。

管舟沒有開口,而是細細咀嚼了一番,然後沒有忍住輕笑了起來,“其他人,我不知道,但我可以肯定,我的確是這樣,如果不是導演的話,恐怕我根本就無法上鏡。侯曉川導演就不止一次在片場和我生氣。”

“哈哈,侯曉川導演是習慣將表演交給演員的型別,調教演技並不是他的強項。”陸潛對此也有耳聞。

管舟微微有些羞澀,顯然對於自己在“疾速追殺”劇組的表現並不滿意,但思緒一轉,“那麼第一個試鏡的片段呢?導演覺得怎麼樣?”

管舟自己也沒有發現,從抗拒到接受再到現在,他已經滋生出了濃厚的興趣,第一次發現表演也可以如此有趣。

“她是一個聰明人。”

陸潛開口第一句話就讓管舟非常意外,陸潛也沒有賣關子,繼續說到。

“她應該花費足夠時間閱讀了原著,真正瞭解這個角色的來龍去脈,然後確定劇本里她的狀態和位置,所以,在表演裡,她非常沉得住氣,而且整個情緒由內而外迸發出來,不是簡簡單單的一種情緒,每種情緒都是有故事的。”

“所以,你看她的表演,波瀾不驚、風平浪靜,似乎沒有任何力量,但傳遞出來的資訊衝擊力卻是最強勁的。從眼神到臺詞再到表情,她足夠坦然也足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