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 殊途同歸(第2/2頁)
章節報錯
首映式落幕之後,不詳的預感就已經瘋狂冒頭,而且,這次預感是正確的。
八月第二週,全球週末票房排行榜。
冠軍,“疾速追殺”,五億,如此成績輕輕鬆鬆打破了陸潛目前為止的兩部作品,首映票房資料創作新高。
亞軍,“不可能任務5”,一億三千萬,上映第三週已經可以看到些許頹勢,但累計票房還是輕鬆突破十五億。
季軍,“紳士密令”,八千萬,令所有人大跌眼鏡,暫時撇開李奇自己的號召力不說,兩位流量小生的狂熱粉絲也不至於如此冷清才對,畢竟流量小生們的代言產品銷量動則就是百萬起跳,但票房怎麼就這樣——
果然,流量如何轉換成為收益,這依舊是一個問號,難道流量藝人們就只能帶貨嗎?
和首次對決一樣,“流光影業VS藍鯨影業2.0”依舊是轟轟烈烈地開始、滿地雞毛地結束,落差著實太大。
從首映資料來看,“紳士密令”甚至還不到“疾速追殺”的五分之一,但投資方面,“紳士密令”卻是“疾速追殺”的兩倍有餘,不需要數學心算就能夠看得出來,流光影業輸得徹徹底底,就連媒體們都不想要落井下石了:
真的太慘了。
最終,“紳士密令”在不同地區的全球票房疊加起來,勉勉強強磨蹭過了六億,從數字來看似乎超過了成本線,但電影產業卻不是這樣計算利潤的:
首先,票房分紅需要瓜分給院線、發行和製作三個部分;其次,宣傳費用也需要計入成本;另外,電影公司還能夠透過發行影碟、線上點映、周邊銷售等等回收成本,不見得就是依靠票房來實現盈利。
從結果來看,傳聞“紳士密令”最終還是虧損了超過兩億,流光影業小小內傷了一回,從“老闆超速”到“紳士密令”,兩次正面碰撞藍鯨影業,兩次鎩羽而歸,而且還狠狠出一筆血,不同的局面卻迎來相同的結果。
這算是,殊途……同歸?
難道流光影業和藍鯨影業八字不合嗎?
熙熙攘攘的傳聞之中,箇中滋味,就只有流光影業自己知曉了;但藍鯨影業方面卻是早早迎來慶功——
又一次地。
所以,藍鯨影業登陸暑期檔的首次嘗試,大獲成功?
的確,確確實實大獲成功,以一種駭人聽聞的方式:
上映第一週過後,電影就直接進入盈利階段,吹響了藍鯨影業角逐暑期檔的第一聲號角。
但認真想想“解除好友”和“突襲“所取得的輝煌,似乎又沒有那麼意外了,甚至有人調侃,這難道不是藍鯨影業的基本操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