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5 一脈相承(第2/2頁)
章節報錯
丈夫一直賦閒在家無所事事吃白飯,妻子在意的不是自己承擔整個家庭的生計,而是眼睜睜地看著丈夫沉淪頹廢,他身上的光芒就這樣一點一點消失,他們彼此留在記憶裡的,全部都是彼此最狼狽最落魄最醜陋的模樣。
然後,丈夫出軌了。
他們的婚姻已經漸漸演變成為充斥謊言和欺騙的空殼,互相拉著彼此一起溺水。
於是,妻子的選擇不是走法律程式離婚,而是製造了自己的“失蹤”和“死亡”,陷害丈夫,用這樣一種雷霆萬鈞的方式敲醒丈夫,並且給予懲戒,最後,演變成為一場婚姻裡的腥風血雨自相殘殺。
毫不誇張地說,如此一個離經叛道又驚世駭俗的故事,改編成為電影是荊棘密佈的,稍稍不注意就可能淪為狗血大戲,不僅對導演的掌控力提出極高的要求,而且對導演剖析人性、雕琢角色的能力也提出嚴苛的要求。
在當下的蘭川,並非沒有電影公司願意和董瑞茜合作開發這個專案,包括雄獅影業、流光影業在內都表現出了興趣;但問題就在於,他們都希望能夠讓故事變得更加戲劇更加狗血,朝著商業電影方向努力。
簡單來說,他們對於剖析婚姻沒有任何興趣,只是想著娛樂至死罷了。
另一方面,董瑞茜還尋找過一些製作人和導演,他們的觀點倒是五花八門、各式各樣,賦予整個故事不同角度的切入可能,至少比電影公司更加大膽也更加開放。
但有一個問題:
原著是由一位女作家完成的,故事主要視角也同樣是女主角,自然而然地,整部電影對於女性處境的微妙描寫也是重要組成部分——
“消失的愛人”倒沒有一直刻意強調女性的“弱勢”地位,而是展現面對同樣困境,男性和女性的不同處理方式,從這個角度展現婚姻的不同層面。
可是,目前整個電影行業裡,頂尖製作人和頂尖導演還是以男性為主,所以在他們審視這個故事的時候,難免為男性辯護,這也改變了電影基調;又或者是,他們無法完全認同故事裡妻子的選擇,也就更加希望將妻子塑造成為“蛇蠍美人”的陰暗形象,偏離原著的本意。
在原著裡,犯罪和懸疑,是敘述故事的方式,真正的本質,是人性也是婚姻。
也正是因為如此,董瑞茜有種無力感,即使她對“消失的愛人”充滿信心,但無法尋找到合適的合作物件,一切都無從談起。
一度,董瑞茜考慮著,是否應該尋找一位女導演合作,但問題就在於,如此特別又如此黑暗的故事,能夠具備如此掌控力的女導演著實不多,董瑞茜會面了幾位女導演,結果都發現她們的細膩和柔軟反而讓故事變得纏綿悱惻起來——
“消失的愛人”,不是一個愛情故事。
細細想來,這樣一個故事又確實需要男導演身上的凌厲和冷酷,以一種冰冷刺骨的方式切入兩個角色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展現出某種血腥氣息。
所以,董瑞茜自己也矛盾不已。
兜兜轉轉之間,改編電影的計劃也就擱置了下來。
一直到“遊客”的出現,董瑞茜在陸潛身上看到了巨大的潛力,而後,正如她所說,她又觀看了陸潛的另外兩部作品,“解除好友”之中對校園霸凌的影射,“突襲”之中對人性抉擇的提煉,這都讓她眼前一亮。
也許,陸潛就是正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