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希望人們能夠稍稍放慢腳步,在城市和社會全面現代化發展的時候,關注那些被現代文明拋棄擠壓的人們。

“在我們前進的時候,請不要忘記稍稍放慢腳步,看看被留在身後的人們。”

一番得獎感言,並不是關於電影的,卻又全部是關於電影的,這也讓人們再次對“奇蹟”這部電影產生了興趣。

等待秋小愛離開舞臺,簡康平就接棒登場,揭曉今晚最後一個大獎,此時此刻,獎項已經沒有懸念。

儘管“別了語言”、“奇蹟”先後爆出冷門贏得獎項,“畫家先生”、“海獸”先後掉隊,但金豎琴獎的歸屬,可謂是眾望所歸:

來自錫蘭導演的“冬眠”,毫無懸念登頂!

這位風格沉穩、影像大氣、文學素顏渾厚的導演,一直在細細耕耘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最主要就是生活和哲學、藝術和現實之間的關係,他總是將鏡頭對準那些偏遠地區的普通人,然後敏銳地捕捉到他們身上閃耀的詩意和浪漫。

在蔚海贏得兩次評審團大獎和一次最佳導演之後,錫蘭終於首次登頂金豎琴,職業生涯迎來全新突破。

當錫蘭登臺的時候,全場嘉賓再次起立鼓掌,媒體中心也爆發出難以置信的掌聲,在一片喧囂與熱鬧的轟鳴湧動之中,又是一年蔚海電影節落下帷幕時。

在電影節落下帷幕後,人們重新回顧總結這一年的收穫:

無疑,這是非常精彩的一年電影節:

“畫家先生”、“冬眠”、“海獸”、“遊客”等等多部作品先後引爆場刊,“奇蹟”、“別了語言”、“媽媽”等等多部作品也在不同層面引發熱議,除此之外,還有“兩天一夜”、“獵手”、“星光雲寂”這樣備受好評卻遺憾沒有能夠斬獲獎項的佳作成為遺珠。

電影節,始終是關於電影的,今年主競賽單元的作品質量迎來全面井噴,自然而然也就贏得觀眾的追捧。

其實,金豎琴獎的歸屬,並不是沒有爭議的,並不是“冬眠”不夠好,而是因為佳作太多,每位觀眾心目中都有自己的金豎琴歸屬,來來往往的爭辯也就久久平復不下來,這也恰恰證明了電影節的成功。

也許,“冬眠”不是十年最佳金豎琴,但這一年的蔚海電影節卻被認為是十年來最有趣也最熱鬧的一屆盛會;如果再加上蘭晨落淚、“陸潛VS陶染”、流量粉絲大量湧入等等場外花絮,那就更加值得討論了。

電影節已經落下帷幕,但聚焦在電影節身上的討論卻始終沒有能夠停歇,一直到藍夏電影節和塞卡電影節九月登陸之前,恐怕電影狂熱愛好者們的話題焦點都無法離開蔚海了——

而且!

蔚海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參展影片,無論得獎與否的所有作品,什麼時候才能夠公映?

畢竟,前往蔚海第一線欣賞這些作品的觀眾終究還是少數,全世界範圍內還有更多觀眾在苦苦等候著呢,自然而然,這些作品在不同地區的發行權歸屬就更加值得矚目了,影迷們一個個都迫不及待。

各大電影公司,請儘快安排上,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