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陶染的經紀團隊依舊按部就班地製造話題流量。

從沙灘海報拍攝到“人質”媒體慶功宴現場,再到次日離開蔚海的機場時尚,最後還有配合品牌贊助方的官方通稿,所有的所有全部都按照以往經驗和模式進行流量攻勢,透過蔚海電影節鍍金的計劃還是需要繼續完成。

然而,時也,命也。

所有人都沒有能夠預料到,今年蔚海電影節居然打爆特爆,話題之作口碑之作一部接著一部根本停不下來,就連柴少妍這樣的金冊獎影后、蘭晨這樣的新生代領袖、陸潛這樣的熱門話題人物也需要稍稍往後站——

因為所有話題都是關於電影的。

更何況是和所有電影都沒有任何關係的陶染呢?

從事後來看,陶染選擇了最糟糕的一個時機前來蔚海鍍金,同時也選擇了一個錯誤的作品為自己加成,在佳作頻頻的蔚海,“人質”這樣不好不壞的作品轉眼就已經被人們拋到腦後,沒有任何討論熱度。

難怪人們總說,“時勢造英雄”,反之亦然,不行,就是不行。

在陶染離開蔚海的時候,工作團隊精心打造出的話題標籤“閃耀蔚海電影節的演員陶染”,勉強殺入熱搜榜前十名,將將掛在第九的位置,然後就形成流量時代獨一無二的一幕景象:

這廂,社交網路熱議著一位流量小生,喧鬧無比,彷彿全世界都在關注他。

那廂,蔚海電影節卻根本“查無此人”,全然沒有人在意或者討論流量小生。

所以,世界到底是什麼模樣的呢?網路的虛擬平臺就這樣將現實分割成為一個個大相徑庭的小方格。

但這一次,更糟糕的是,話題標籤僅僅停留了一個小時就出榜了,可以清晰看到,整個流量的斷崖式下跌,甚至沒有能夠激起什麼波瀾就已經消失,真正意義上地成為“一小群人的狂歡”。

以至於陶染返回蘭川的時候,異常低調,低調到……無人知曉。

當然,這是張雲輝的意思,他們本來就一直在避免“過度利用流量製造聲勢以至於引發蔚海電影節的不滿以及資深影迷的反感”,所以故意隱瞞了陶染返回蘭川的行程,也沒有安排任何粉絲和記者前來接機。

腦海裡想象的是,低調回家,展現出氣度和心胸。

現實中發生的是,空無一人,冷清得如同一記耳光。

如此情形,恐怕是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的,陶染自己也是滿頭霧水,看著空蕩蕩的機場失魂落魄,彷彿蔚海電影節就是一場夢境,一場希望從來都不曾發生過睜開眼睛就被徹底抹去完全遺忘的噩夢。

一直到現在,陶染也還是沒有能夠想清楚,自己這次栽跟頭到底是怎麼發生的,流量怎麼就不靈了呢?

另一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比陶染晚兩天離開蔚海的陸潛被圍堵得水洩不通,返回蘭川的時候又迎來接機大隊——

喻劭並沒有任何安排,而是無孔不入的記者們調查到了陸潛抵達蘭川的航班,再次殺了陸潛一個措手不及。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親身經歷蔚海的狂轟亂炸之後,眼前不到兩百名記者的陣容就顯得沒有那麼誇張了。

儘管如此,將近兩百名記者依舊將蘭川國際機場的抵達大廳包圍起來,爭先恐後地試圖採訪陸潛首次出席蔚海電影界的感想以及對最終得獎可能性的意見。

然而,在蔚海已經“對採訪過敏”的陸潛沒有作出任何回應,非常低調地離開機場,揚長而去。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