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漢洲搖了搖頭,從表情和眼神來看,甚至比陸潛還要精神。

陸潛注意到林漢洲的眼神,目光灼灼得格外明亮,順著視線的方向望過去,然後就落在自己的電腦螢幕上。

嗯?

“難道你剛才一直在看我工作?”

也不知道林漢洲看了多久,難怪一直沒有什麼動靜,就如同貓咪一般,安靜地在旁邊蜷縮了幾個小時。

林漢洲沒有回答,但眼神傳達的意思卻再明確不過,於是陸潛也沒有催促林漢洲休息,乾脆低低地解釋了起來。

“我正在試圖尋找鏡頭拼接的節奏,什麼地方切入什麼地方結束,片段和片段之間的銜接又應該如何調整,什麼地方全景什麼地方特寫,這些視角框架的變化、鏡頭構圖的變化都能夠影響到觀眾的觀感……”

說著,陸潛就在自己的電腦上拼接起來。

“你看,如果連續特寫鏡頭的銜接,那麼就會產生一種密不透風的窒息感,身臨其境的效果特別明顯,但持續時間太長,又會導致刺激感太過緊繃而變得麻木起來,所以需要增加一些鏡頭景深和燈光的變化,但如果太過貿然改變構圖,又顯得突兀,讓觀眾脫離整個情景,破壞代入感。”

商業電影,其實是一門學問,想要拍攝好一股精彩的爆米花電影,絕對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

在陸潛的時空裡,奧斯卡最佳剪輯獎就曾經多次被商業電影拿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諜影重重3”,這部作品犀利而乾脆的剪輯風格就是陸潛所追求的。

然而,剪輯也是一項專業工作,陸潛腦海裡有靈感有構思,卻不見得能夠透過自己的剪輯技術完美呈現,不是專業就終究不是,此前的“解除好友”還沒有感覺,這次的“突襲”就隱隱感覺到了些許吃力。

看來,和攝影師、燈光師一樣,未來還是需要找一位優秀的剪輯師長期合作。

一邊解說著、一邊掩飾著,正好,陸潛一直在尋找靈感,和林漢洲的交流也是將自己的想法展現出來,不知不覺地,陸潛好像又進入了工作狀態。

而林漢洲是一位出色的聆聽者,全場安靜,而且高度集中,彷彿真的能夠聽懂陸潛的所有話語一般。

盆塘拍攝工作結束之後,陸潛就處於閉關狀態,從頭到尾就只有自己和自己較勁,難免陷入閉門造車的窠臼,此時能夠和一個活生生的人對話,而不是自言自語,似乎在閉塞的環境裡開啟了一扇窗。

這樣的林漢洲稍稍有些陌生,因為陸潛以前很少看到林漢洲如此安靜又如此投入的狀態,更多時候還是處於一種動盪不安的躁動狀態,也許以後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幫助林漢洲培養注意力的集中能力。

說不定還能夠幫助林漢洲適應社會生活,再重新找到工作。

陸潛也就暫時忘記了催促林漢洲去休息,絮絮叨叨地討論著自己卡殼的幾場戲剪輯工作,讓思維發散。

滋滋滋。

滋滋滋。

剛剛隨手放在電腦旁邊的手機震動起來,一直被忽略被無視的手機又重新進入視線,陸潛的話語稍稍停頓了一下——

這個時候的來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