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 導演心術(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這棟公寓樓卻如同巨獸一般,一點一點吞噬他的溫柔和善良,以至於站在走廊交叉口,就如同面臨人生抉擇一般,不知所措。
緊接著,那些茫然和困惑漸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堅定,不是殺氣也不是殘暴,而是守護內心善良、守護人性底線的堅定,如果以暴制暴能夠保護自己的隊友、能夠讓他回到懷孕妻子的身邊、能夠讓他將哥哥帶回家,那麼他願意用自己的雙拳廝殺出一條血路來。
這一場戲,也就因為這個眼神而達到了真正的完滿。
對於“突襲”來說,陸潛也沒有打算深入探討心理轉變的弧光,點到為止但細節豐富的鋪墊就已經足夠,確保敘事流暢的同時能夠保證人物的完整,所以管舟的一個停頓、一個眼神,就顯得格外恰當。
當然,很大程度上,管舟還是“本色演出”,演技幾乎沒有雕琢痕跡,純天然地展現出自己對角色的理解,他和阿泰之間的共同點也是陸潛一眼選中管舟的原因;但陸潛認為,管舟具有潛力,即使離開“突襲”、離開阿泰,他也依舊能夠在大銀幕上擁有更多可能。
管舟需要的,是一點點信任和一點點指導。
陸潛注視著管舟,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覺得你已經是一名演員了。”
說完,陸潛對著管舟展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又交代了一句。
“準備好下一場戲,注意心境轉換之後的連戲,眼神和動作都可以更加堅定一些,全面進入戰鬥狀態。”
管舟懵懵懂懂地點點頭,思緒依舊沒有能夠從陸潛的稱讚走出來,然後就目送著陸潛轉身離開的背影。
一路上,陸潛朝著劇組工作人員揮手示意,然後就順勢停下腳步,討論剛剛這場戲的得失,轉眼就再次進入工作狀態,沒有留下太多喘息空間,就已經準備好繼續工作了。
管舟的視線始終沒有離開。
他覺得有些奇怪。
其實,陸潛非常非常年輕,二十歲出頭而已,這樣的年齡在電影行業裡,幾乎就是小娃娃的水準,相較於導演普遍四十歲、五十歲的年紀來說沒有任何經驗和名望,自然也就沒有權威可言,比管舟也要年輕許多。
也就是說,陸潛很難讓劇組信服自己,作為導演,指揮整個劇組的難度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但陸潛就是擁有這樣一種魄力,全心全意投入工作的時候,他能夠用自己的專業、自己的靈感和自己的實力,在強強碰撞之中讓人信服,並且最終讓整個團隊都跟隨著陸潛的指引,一起投入創作。
陸潛是專業的也是嚴格的,奇思妙想的靈感更是層出不窮,劇組不少工作人員暗地裡為陸潛起了一個外號:
“大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