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原本軌跡來看的話,榴蓮炸彈事件不會被曝光,業內人士也不會關心製造混亂的當事人是誰,只是茶餘飯後談笑八卦的一個趣聞罷了,也許在提及的時候就是用“那個丟榴蓮的傢伙”來作為指代。

但現在,情況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陳慕”,這位無名氏攝像師反而是擁有了名字,在人們的腦海裡留下了一些印象,不再是一個符號。

對於那些不需要擔心得罪陶染的劇組來說,他們在挑選攝像師/攝像師助理的時候,反而可能將陳慕列為候補,“好像曾經在哪裡聽說過這個名字”的模糊印象,就是這樣悄無聲息發揮作用的。

“與其沒有新聞,不如來一些負面新聞。”

這就是娛樂圈的基本規則,對幕後技術工作人員也是適用的,也正是因為如此,那些籍籍無名的新人們,哪怕是負面新聞也希望自己的名字出現在版面上,就是這樣的原因——

讓人們聽說過自己的名字,無數人就連這一步都邁不出去。

親手策劃了整個事件的喻劭不明白陳慕和陸潛是什麼關係,但他知道,撇清陳慕身上的後顧之憂,對“突襲”劇組也是好事,所以他非常賣力,整個事件甚至一度上了熱搜,八卦之火熊熊燃燒起來。

再然後——

“突襲”準備開機。

……

咔嚓……

汩汩。汩汩。

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

嗡嗡。嗡嗡。

記者們發現了喻劭和沈言書的車輛,如同鬣狗衝向血肉模糊的羚羊屍體一般,剎那間就將車輛團團包圍,鋪天蓋地的閃光燈撕開朦朧的夜色,製造出堪比白晝的效果,視野頓時陷入一團虛無之中。

“傳聞說流光影業試圖阻擾陸潛新作的開拍,這是真實的嗎?”

“不少業內人士都認為陸潛新作選擇動作電影是自斷前程,你們怎麼看?”

“七洋傳媒是否強制脅迫陸潛賣出‘解除好友’的續集製作版權?”

“陸潛新作為什麼選擇了動作電影?”

“陸潛和流光影業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窸窸窣窣窸窸窣窣,一片轟鳴穿過車窗在耳邊洶湧激盪著,不需要身體接觸就能夠感受到沸騰的熱浪驅散清晨時分的寒露,荒郊野外也變得人聲鼎沸起來,恐怕草叢裡的蟲子們都已經被驚動地倉皇逃竄。

沈言書極其謹慎地緩緩挪動車輛,有些懊惱,他只想要拉下車窗告訴這些記者:

你們找錯人了!車廂裡坐著的不是陸潛也不是紀敘,而是喻劭,你們就連採訪物件都沒有弄清楚!

拜託!你們難道集體夜盲症發作嗎?

但看著眼前如狼似虎的記者,鋪天蓋地的喊聲和閃光燈根本就沒有留下空間,恐怕沒有人會在乎沈言書的辯解。

就在此時,正前方出現一群工人打扮的男人,手裡紛紛拿著棍棒或者掃帚等等,井然有序地衝了過來,一邊發出“嚕嚕嚕”的趕豬聲音,一邊用手中的工具將人群往兩側趕,然後就清理出一條通道。